2022/12/08
記者
舞蓋/倫敦

走訪羅娜部落 耆老訴說緣起

Mapatahus itu asang tu cinunganan

布農族在台灣並不是人數最多的族群,然而在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的羅娜部落,卻是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部落,為什麼叫作羅娜部落?到底有多少人? 有什麼特色呢?請看我們的報導。

(記者
kisia
Landuun isMahasan Bunun
大家好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南投縣信義鄉羅娜部落羅娜村 這個是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部落 而且是布農族的郡社群部落 這個部落為什麼會叫羅娜部落呢 現在我們要請教部落的耆老 走吧)

 (松健福 前羅娜村長
Mai-unis sungciu Adul (松健福) Bunun
部落有476戶人家 大約有2200人左右 (這個部落為什麼會叫羅娜部落呢) 據老人家口傳下來的說法是 以前這裡是鄒族的地方 鄒族的獵場 早期部落前面有一塊泥沼地 鄒語的沼澤地發音很接近lolona的音 所以取地名叫做lolona 到了日治時期就稱這個地方叫lolona 日本人戰敗之後 國民政府就依諧音稱羅娜部落)

(布農信義發展協會理事長
Mumu tu liskadaa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老人家以前說過 因為這裡以前是鄒族的地方 前面有一大塊泥沼地 鄒語泥沼地的諧音接近lolona 我們就依循發音取地名 光復以後就用羅娜部落了)

從部落高處往下看 遼闊的平原台地 得天獨厚的地型地貌 遠離了風災水害的侵襲 蔬菜花卉生意盎然 前羅娜村長Adul(松健福)說 羅娜部落居住的多是從郡大山區被日本人迫遷下來郡社布農族人。

(前羅娜村長
Mai-unis sungciu Adul (松健福) Bunun
Adul (松健福) Bunun
(松健福2) 有的是從郡大林區 日本人先遷移到久美靠近溪谷那邊 這裡以前都是草原 日本人先整地蓋房子後 再從久美搬到這裡 (部落有哪幾個氏族) //(松健福3) 這裡居住的都是郡社群族人 isMahasan takisTahai-ian isLituan Palalavi maiSungkilan Takismuzan Takisngi-ian TakisLinian isPalakan Takihusungan isTanda Takisciang Babanal (部落有很多的氏族哦))

(布農信義發展協會理事長
Mumu tu liskadaa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家族有isTanda 也有Takistahai-ian Takiludun 這裡總共有五 六個家族所組成 全部都是郡社群 (哪一個氏族占大多數) 羅娜部落比較大的氏族有 Takistahai-ian 及Takiludun 這兩個氏族是算大家族 (Takistahai-ian 及Takiludun的漢姓是什麼)姓伍跟姓王 姓伍跟姓王是個大家族 兩姓不能通婚 因為以前是一起吃飯 同一個爐灶 所以不能通婚 這是姓王跟姓吳)

羅娜部落 一個很古老的布農族部落 群聚了從郡大山遷徙下來的郡社布農族人 這裡的生活特色充滿了郡社群的歷史背景 Biung說日治時期還在原鄉的時候 羅娜就已經有了部落意見領袖。

(布農信義發展協會理事長
Mumu tu liskadaa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據我所蒐集的資料 日治時期還在原鄉的時候 羅娜部落現有的族人 就已經有了部落意見領袖 遷下來之後 日本人在明德也立了三個部落意見領袖 一個是羅娜部落名字叫haladasang 明德部落的領袖叫Natuh 地利部落的意見領袖叫Kinusta 是剛下山的時候日本人封的三個部落意見領袖 國民政府光復以後 也是在羅娜部落立行政首長跟行政區域 當初鄉公所就設立在這裡 信義鄉所有的行政工作人員都集中在羅娜部落 第一任鄉長也是羅娜部落的)

在羅娜部落最耳熟能詳的地標是羅娜天主堂 雖然部落裡混居著漢族群 但是街道兩旁的屋子外觀 幾乎都漆上了布農族特色的圖騰以及文字符號 立在路口腰繫山刀手持弓箭的布農族勇士 象徵布農族男子驃悍守護家園的意象。

(布農信義發展協會理事長
Mumu tu liskadaa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以前這裡 阿里山鄒語稱"蘇菲雅" 是他們的傳統領域 從阿里山到久美到望鄉 羅娜 新鄉 這些區域以前都是鄒族的傳統領域 其實最先住在這邊的是閩南族群 日本人把他們驅離之後 再把族人集結在這裡 其實這片區域 當初族人被日本人遷移下來的時候 日本人就稱這個地方"男子腳彎" 日本話我不知道要怎麼說 但是這塊區域統稱為男子腳彎地區 從望鄉新鄉還有羅娜這個區塊 日本人稱為男子腳彎 後來改稱為羅娜部落 要解釋這個男子腳彎的地名 是因為布農族的腿很粗 ….. (哦 就是因我們布農族腿很粗 就稱為男子腳彎) 對 當初日本人就是這樣取地名的)

遠眺籠罩著雲霧的玉山山頭 想像天晴時候的玉山 彷彿觸手可及 難怪布農族人自稱是玉山子民 田裡種植的高麗菜 園圃裡的花卉 是羅娜部落主要經濟作物 然而耕種的卻是漢族群。

(松健福 前羅娜村長
Mai-unis sungciu Adul (松健福) Bunun
Adul (松健福) Bunun
以前這裡的人 大部分都種植旱稻 還有小米 像以前布農族的耕作模式 玉米啊 地瓜和芋頭 現在由於旱稻已經無法養活我們了 現在改種高冷蔬菜 番茄 青椒 高麗菜 敏豆 還有豌豆 皇帝豆 也有人種植葡萄 大部分的人都種這些 山坡地的部分 因為這裡的山坡地很陡土地很貧瘠不好耕作 所以就種苦茶 就是salangka 如果種其他的種不活 土地實在太貧瘠)

(布農信義發展協會理事長
Mumu tu liskadaa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
Biung isMahasan (伍新財) Bunun種這個容易肚子餓 因為產量不成正比 有時候收成只有一點點 被蟲吃得吃光光了 所以我就做的一點一點 生薑做一點 高麗菜做一點 每一季都有做一點 大家現在是追求工作機會 造成部落的年輕人 都到外地賺錢 留下來的是還有水田的族人 種植高冷蔬菜 但是做農的人是看天的臉色 遇到大雨強風 我們高冷蔬菜的價格很好 其實現在部落的老年人居多 年輕人都在外面 因為這裡的工作機會比較少 都到外面去了)

羅娜雖然有2000多人有一座小學 但也相同於其他原住民部落 因為沒有工作機會 年輕人多到外地工作了 早期還有信義鄉公所 也因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而遷至明德部落 不過族人並不氣餒 希望爭取更多的建設。

(松健福
Mai-unis sungciu Adul (松健福) Bunun
這個是以前是農業改良場 日據時代的時候 所以他們留了一些地 來去教我們新鄉 羅娜 久美 望鄉的原住民 常常來這裡 每幾個月就來這裡 教我們怎麼去管理栽培玉米小米 還有插秧 還有一些 麥 高粱 那個時候是日本保留這裡負責教我們怎麼做從事農業的地方 後來因為農業改良場 它為了要收編 它說經費不夠 它們就搬到魚池那邊 搬到魚池以後 後來就交給農業試驗所 台中農業試驗所 台中農業試驗所當時是 這裡要做中低海拔的原生種 我們後來就看 也沒有教育我們 浪費了這一塊土地是7.8公頃 整個面積 //後來也沒有什麼管理 後來我們就建議向中央 請瓦歷斯‧貝林和林春德幫我們協助 把這一塊土地收回來 現在是鄉公所負責 要把規劃成一個園區 因為我們羅娜沒有真正的特色 沒有瀑布 沒有溫泉 也沒有神木之類的 才會把 為了吸引觀光客 做我們銷售我們的農產品)

現在所有的郡社群的族人要尋根做文化田調工作 都會來到羅娜部落 這裡有很多郡社群的文化可以討論並交流 因此羅娜部落在文化上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