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0
記者
台北市 綜合報導

108課綱重視素養導向 文化部推"文化體驗教育"

108課綱著重素養導向,也鼓勵學生參與藝術相關的課程。而文化部推動"文化體驗教育",讓藝文工作者可以開發藝文課程,審查通過之後,就可以放上教育部的平台,提供學校申請。不過從108年上路到現在,相關的預算剩餘比率、都只超過2成而以,被立委質疑、執行率過低。

跟著老師練習如何用腹腔說話,體驗如何說相聲。這是由文化部和教育部,攜手推動的文化體驗教育課程。

(臺北曲藝團團長 葉怡均:
期程倒不適合太長,因為它這是體驗課程,他們會讓每一個表演藝術團隊入班教學,然後有非常嚴謹的教案(也會有)學校老師跟校長,協助去調整他們的教案」

由藝文團體和工作者,研究開發出能提供給學校在正規時數使用的藝文課程設計,審查通過之後,傳到"藝拍即合"平台讓學校申請。至於特殊需求學童,也可以經由繪畫、遊戲等模式,來提高學習動能。

(社團法人特殊藝術教育協會創辦人 張玉奇:
我們好像總共(入班)8次,因為他們(特教學生),不可能就體驗幾次就可以結束,所以比較長遠的(課程延續),比較看得到預期想像的一個結果)

專家建議,給特殊學童的課程,可以拉長執行時間,成效會更好。但整體文化體驗教育課程,在2018年推動以來,文化部的相關預算剩餘比率,都在2成以上,被立委抨擊執行率太低。

(臺北曲藝團團長 葉怡均:
可能會要求你們改變,你原本計畫的規模流程,經費規模也改變了,所以呢我覺得,在這個接軌的宣導上(要投入更多))

文化部說明,計畫資源有限,原則是每年支持6所學校,從110年開始,新增推廣類的補助。至於目前參與學校的比例,國高中不到3成,未來會鼓勵藝文單位開發適合課程,也會和教育部辦理論壇,看能有什麼樣的改進,讓更多學生體驗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