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也是地方的生態爭議,日前針對屏東縣阿朗壹古道,鋪設水泥並且興建圍牆,衍生生態棲地切割問題,因此有立委邀集學者、環保團體和原民會等相關部會,研商後續改善事宜,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屏東縣阿朗壹古道劃設的,旭海觀音鼻保留區,因為牡丹鄉公所整修南端入口處的道路和邊坡,除了鋪設水泥道路外,也在道路旁邊築起75公分的圍牆,引發了生態破壞等問題,而這波爭議也延燒進立法院,立委攜手環團在10號召開記者會,討論改善作法,但這樣的修建工程,卻是當地民眾長年的盼望。
(旭海村村長 潘勳鶴 排灣族:
我們申請多久,我們爭取多久了,差一點沒有跪下來拜託他們,維修這一條道路,這一段我們特色道路,將來為我們部落整個觀光,我們也是在規劃這個我們一個,觀光的路線)
這條特色道路就是這麼重要!不僅是產業觀光要道,更是生態熱點,不過民間的環保團體指出,阿朗壹古道富含自然生態,更是陸蟹的棲息地,如今路面和道路旁新建了水泥牆,阻絕了海岸地區的陸蟹,前往海邊產卵的途徑,也犧牲掉邊坡稀有植物的生育地,各界反彈聲浪四起,也讓這項工程隨之停工。
(原民會公共建設處簡任技正 孟中杰 卑南族:
本會已經正式地函文要求,屏東縣政府來督導,牡丹鄉公所,這件工程辦理停工,目前已經停工中了)
至於執行修繕工程的牡丹鄉公所,僅簡短回應,表示會依照上級長官的指示做改善工程,而目前是停工狀態,但施作到一半的的道路改建工程,下一步又該怎麼調整,才能降低對生態造成的影響呢?
(時代力量立委 陳椒華:
除了未施作的之外,剛剛提到的這些水泥牆要打掉,然後每2到3公尺,要設置陸蟹可以穿越的通道,當然我們也不反對,全部要排除)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教授 劉烘昌:
在往後真正要做這種,海岸地區這種相關工程的時候,可能要更謹慎小心,事前的預防可能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掉很多事後的麻煩)
不過究竟在生態保留區施作工程,需要什麼樣的條件?生態敏感區開發後的邊坡道路安全又受到哪些影響?,將藉由阿朗壹古道的水泥牆爭議,讓各界了解並以此為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