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這樣興建水泥道路對當地造成什麼影響,環境保護團體和學者,紛紛痛批這些工程,阻礙了環境生態棲息地,不但讓生態敏感區嚴重破壞,也會因為過度開挖導致土石崩塌,然而地方觀光與生態該如何取得平衡共識?成為當下亟需面對的課題。
一根根鋼板插在邊坡上,防止土石滑動,周邊更是圍起了水泥牆和鋪上了水泥道路,屏東環境保聯盟的律師就指出,依據"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注意事項",中央經費超過50%的工程,應該要進行生態檢核,也有另外規定必須是要在"原構造物範圍內",不過拿出過去的照片來看,阿朗壹古道的南端入口處原先的樣貌,卻不見建築物。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律師 張怡:
我們拍攝很多路段都是泥土,根本沒有原構造物,並且除了原構造物之外,它還需要自評式,沒有涉及生態保育的議題)
張怡律師也進一步指出,若未依法進行生態檢核,將導致生態敏感區嚴重破壞,過度開挖將導致土石崩塌,旭海觀音鼻保留區,也從環境保育議題衍生出安全問題。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 何宗勳:
同時根據文化資產保護法,阿朗壹古道的旭海觀音鼻保留區,是保護等級最高的保留區)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教授 劉烘昌:
從旭海的海巡哨所,一直到阿朗壹古道,入口的這個地方,它的陸蟹資源甚至比整個,阿朗壹自然保留區,內定範圍的路線來講,種類更多數量也更豐富)
究竟水泥矮牆和道路要全部拆除,還是要保留下來,在原有的建物上,設計出陸蟹可穿越的通道等,這些改善方案又要如何和當地產業經濟兼容並蓄,從中央到地方的改善策略,都將細細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