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的國防議題、吵得沸沸揚揚、也成了民眾關注的焦點,尤其去年開始、總統蔡英文就宣布要兵力改革。針對這個議題,有立委是發現,志願役的軍力似乎也出現了警訊,因為役期未滿而提早退場的志願役士官兵,根據觀察、是逐年在攀升。
(國民黨立法委員 江啟臣:
ri-fa we-yen 江啟臣
為什麼志願役每年退場的(人數)每年唷,我認為這是算幅度不小的增加 )
役期未滿便提早退場的志願役人數攀升,備受立委關注。根據國防部統計,107年就共有2300多人因違紀汰除,以及自願退場,到了去年來到5400多名。其中自願退場的人數,更是逐年攀升。
(國防部長 邱國正:
Kuofang pu-cang 邱國正
他以適應不良跟,他另外生涯規劃,這是兩個大宗 )
兩大原因被國防部視為,志願役提早退場原因。不過立委鄭天財則認為,國軍待遇恐怕也是潛藏因子,並指出現在二等兵待遇,仍低於2021年統計的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43K。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 阿美族
ri-fa we-yen Sra Kacaw(鄭天財) Amis
勞工他上班8小時,超過的時間他都是,可以另外報加班費,那軍人沒有所謂的加班費,他是沒有自由的 )
一個有自由時間,另一個則要24小時待命,兩者比較之下確實有官兵因此出走。王先生服役時,由於受訓個項目皆考核通過,許多職務人力不足時,通常都由他頂替。工作量不小,加上軍人身分的種種限制,也讓他選擇提早離開國軍。
(退役士兵 王先生 阿美族:
taiku kuaping 王先生 Amis
有時候留守的時候,有一個人的位置人不夠,我就要變多留,正常來說我們那時候人數夠,一個月大概留守一個禮拜,但我有時候會變成兩個禮拜)
王先生坦言,現在從事的職業,薪資也與服役差不多,但工時及工作量相對彈性。這樣的想法及狀況,在國防部統計中究竟比例高不高?而又有幾個是真的適應不良才提早退場?志願役的軍力穩定,恐怕也是國防部在改革作業下要面臨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