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31日公布最新職類別薪資調查,各職業別中以機師的月薪最高,共有3065人從事機師行業,月薪達27.8萬。其次是精算師及醫師;而在每人經常性薪資方面,主管月薪約7.5萬最高,基層勞工僅3.1萬最低;年薪部分,主管可達近120萬元,基層勞工僅約40萬元,兩者相差近3倍。
6月畢業季即將到來,不少大專院校畢業生將投入就業市場,除了興趣和工作環境,薪資待遇也是社會新鮮人求職關鍵。勞動部31日公布去年(2022)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以各細職類月薪觀察,以機師最高,其次是精算師、醫師、船舶監管人員、職業運動員等,這些職業月薪都超過10萬元。
(人力銀行發言人 楊宗斌:
機師的這個養成其實也是有,比較漫長的一個階段,可能要從培訓副機師到正機師,才有機會拿到這個年薪百萬的狀態。)
而在每人經常性薪資方面,去年主管及監督人員月薪約7.5萬最高,其次是專業人員6.2萬,基層勞工僅3.1萬最低;年薪部分,主管可達近120萬元,基層勞工僅約40萬元,兩者相差近3倍。
有學者認為,台灣薪資M型化結構已逐漸擴大,因應未來數位化時代來臨,求職者必須要有數位化思維與專業能力,才具有職場競爭力。
(電訪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辛炳隆:
知識密集的情況底下,高階主管會是在專業人員的那種,他的工作職能含量比較高,所以當然他對公司來講,就是這些人的,他在薪資上會給比較高的待遇。)
此外,進一步分析各職類在各行業的薪資狀況,專業人員以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薪資最佳,月薪平均6.9萬,年薪達101.2萬;金融保險業平均月薪6.9萬,年薪136.6萬;運輸及倉儲業平均月薪6.6萬,年薪則有126.4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