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生態學sinatʉ 'una cu na Taiwan
與原住民族傳統生態知識有關的書籍神聖生態學,最近中文繁體版已經發行。書中講述21世紀的人們該如何學習各地原民知識,並以北美原民與自然共處衍伸的社會性、適應性舉例,傳遞原民傳統生態知識的重要性。
以講述21世紀,人們該如何學習各地原民擁有的知識為主軸,由國際知名傳統生態知識學者Fikret Berkes在25年前出版的書籍《Sacred Ecology(神聖生態學)》,中文繁體版正式在台灣發行。
(台灣共用資源治理學會理事長 顏愛靜
Siehue ri-sʉ-cang
顏愛靜
我們覺得他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就是說,它不但有理論的論述,而且也蒐集了很多的案例,然後,彼此之間不斷地交相(互)引證,其實對我們學術界,也有一些不同的刺激,我覺得非原民也可以好好地看這本書。)
(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林益仁
ciau-so
林益仁
這個作者他也來過台灣好幾次,那跟我們台灣的學界跟原住民部落都有很多交往,不僅是言教,他這個書的意思,而是他的身教,就這一位作者,他帶(理論)進來台灣跟我們相遇,然後跟我們交流,背後的那個社會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學者也強調,雖然書中內容談的是25年前的觀念、狀況,但作者在書中提及的原民傳統知識、實踐以及信仰複合體,都蘊涵著智慧,並能延伸至今。對此也不禁令台灣原民學者反思,針對建構原民教育文化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原民會未來可凝聚更多相關部門,更全面觀地推動政策的制定。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陳張培倫 布農族
fu-ciau-so
陳張培倫 Bunun
建構原民知識體系中長程計畫,原來是在原教法裡面,現階段主要是先處理教育文化的面向,但是把它放大,以長遠來看的話,它的效果,它是可以用在原住民族發展的各個部門,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原民知識,自然資源治理的一些機關,農業部、海洋委員會,我覺得如果有機會的話,都可以把他們拉進來。)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 林華慶
Pau'i su-cang
林華慶
目前《森林法》跟《野生動物保育法》都已經在進行通盤檢討,我們希望未來也可以導入我們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的這些生態的知識跟智慧,做為未來我們在台灣山林治理或者是自然資源治理,非常重要的參考的軸線,甚至是主體。)
而談到共管,林華慶坦言就像在跳探戈,政府跟族人若都保持開放的態度討論,也許能適應地發展出不同面向的韌性。而學者們也期許,能將神聖生態學一書做為指定參考書書目,不只在學界,也要教育端、社會端,促進族群之間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