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族正名紀念日,今天原視深度報導要帶您深入了解,過往族人,時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或許你我都不陌生,就是「請問你貴姓?」但因為原住民族命名方式,跟台灣主流社會大不相同,每一族都有不同規範,也可以說,幾乎沒有所謂的「姓氏」概念。而看到政府推動族人回復傳統族名政策,已經25到目前為止,只有3萬多人恢復族名,背後原因牽涉複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國家還沒開放,讓族人-只以族語書寫系統-來登記自己的族名,導致要用中文-音譯族名,不僅無法呈現族名的正確發音,也連帶攪亂族名的命名規則,讓不少族人因此卻步。不過族語已是國家語言,要等到什麼時候,族人才能盼到,在社會上,使用自己真正的名字?帶您來看以下,這則報導。
(民眾 Vava Isingkaunan Bunun
tuocosi ci cou
比如說像我叫Vava Isingkaunan,就是如果你叫它翻譯成一心高男的話,就是會感覺就是像google小姐。)
(民眾 Akuan ʉ Poicon ʉ Cou
tuocosi ci cou
機關他們會問就是說這是什麼意思,以為我是外國人,我會選擇並列的原因,也是因為我不知道,我要怎麼樣把它翻成中文,才會比較優美好聽。)
(民眾 maitjal tjagaran Paiwan
tuocosi ci cou
因為我叫maitjal tjagaran嘛,
他們理所當然就稱呼你,麥先生什麼什麼什麼,可是你要跟他解釋,又要花很長的時間,然後我當下我也就是,我也就認了啦。)
一旦被問到名字,這些都是台灣原住民的生活日常,就是困擾常常會被當成那個很特別的人。不過原住民族的族名,多元美麗,不管是親子連名制、家名制,或親從子名制等,都有民族特徵性,有的代表著家族系譜,承載家族記憶,有的從名字就能一眼判斷是來自哪個部落,還有社會地位。
(民眾 maitjal tjagaran Paiwan
tuocosi ci cou
我是maitjal tjagaran,來自古樓部落。)
(民眾 Buya' Bawnay Atayal
tuocosi ci cou
我是Buya' Bawnay,來自白蘭部落。)
(民眾 Vava Isingkaunan Bunun
tuocosi ci cou
我是Vava Isingkaunan,我來自卓溪。)
(民眾 Akuan ʉ Poicon ʉ Cou
tuocosi ci cou
我是Akuanʉ Poiconʉ,我是鄒族。)
(民眾 Kaisanan Ahuan 道卡斯族:
tuocosi ci cou
我是Kaisanan Ahuan,我是道卡斯族。)
(民眾 Abus Istasipal Bunun
tuocosi ci cou
我是Abus,媽媽來自Istasipal,來自花蓮卓溪鄉古風部落的布農族。)
政府推動族人回復傳統族名政策已25年,到目前為止,只有3萬多人恢復族名,占全國原住民5.6%,背後原因牽涉複雜,其中一個讓族人卻步的原因,是有人認為,國家還沒開放,讓族人單以族語書寫系統來登記族名,導致往往要使用中文音譯族名,不僅沒辦法呈現族名的正確發音,也連帶攪亂族名的命名規則。
(民眾 Buya' Bawnay Atayal
tuocosi ci cou
名字或者我們的拼音,沒有辦法用漢文來書寫的,比方說我的名字叫Buya' Bawnay,這Buya' Bawnay就沒有辦法用中文,很明確地去表述啦,要不然就是會不倫不類嘛。)
更不用說未被官方正名的平埔族群,姓名權同樣被擱置在一旁。
(民眾 Kaisanan Ahuan 道卡斯族
tuocosi ci cou
外來的族群,譬如說維吾爾族或是藏族,他們可以去用漢字,去記錄他們的傳統的命名的方式,去登記在身分證上面,但是我的族群到現在就是,連這樣子的身分的登記的方式,都不行。)
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揭示族語為國家語言,國家語言發展法第四條也規定,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不過看到政府從1995年,推動族人回復傳統族名政策,到現在仍成效不彰,內政部也說明其中困難。
(內政部次長 陳宗彥:
ch ʉ 'can ta neic ʉ npu
事涉到現在各個公私部門,他所使用的系統,也必須要配合去做修改,那主要我們還是希望這個逐步的推動,讓社會形成共識,那也習慣這件事情,也可以去充分的了解,用羅馬拼音(族語書寫系統)才是,有辦法真正將原住民朋友的,這個傳統姓名去表述出來。)
為了提高回復族名的族人比例,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也鼓勵地方戶政機關,推出便民措施。不過族語已是國家語言,族人仍在等待有一天可以在社會上,使用自己真正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