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的歲時祭儀持續在進行,南投仁愛鄉的春陽村文健站舉行了賽德克族的播種祭儀式,與此同時也邀請了部落的小學師生一起參與。
春陽國小師生大家在田裡,一同學習播種祭的流程,也在部落長輩的指導下,學習如何灑下小米的種子,仁愛鄉春陽村史努櫻文化健康站,希望讓賽德克族傳統祭祀文化,從長輩身上傳承到下一代。
(史努櫻文健站計畫負責人 魏錫欽 賽德克族:
藉著那個我們文健站因為我們有長者,那可以從長者他們的經驗,以及他們的分享,就是分享給我們小朋友,我們也是希望是說部落能夠大家都來做,我想這個是我們的一個目的,我們只是做一些啟發。)
(春陽國小校長 梁有章 賽德克族:
播種祭Smratut Macu,這個是我們學校校本課程的一部分,所以今天全校都老師學生都進來,然後這樣的一個學習呢,才是真正的生活可以帶著走的一個知識。)
除了部落長輩與學生外,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也獲邀來參與,過程中她也跟著學生一起下場學習,除了體驗外,她也感受到部落對傳承文化的用心。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蔡培慧:
現在經營文化健康站,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老人家的黃金時代,跟他的智慧可以傳承,從這個吟古調開始,然後在這個過程的祭儀,我們都用母語來傳承,所以我覺得文化健康站的這個意義,是文化的傳承,然後健康的永續。)
(文化工作者 沈明仁 賽德克族:
傳統的播種祭,那通常的時間是要一個禮拜,傳統的是不准任何人(打擾祭儀),只有祭司而已在做,然後他做完了之後,他會叫家裡的那個部落的長老,過來拿那個種子,要拿去播種這樣的。)
這次的播種祭特別請來部落文化工作者,演示傳統播種祭裡重要的過程,同時也講解祭祀流程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希望將賽德克傳統文化向下紮根,也讓文化傳承獲得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