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大本部落近期推行野菜箱有成,疫情期間部落也會發揮互助的精神,免費分享給清寒家庭食用。為了照顧更多年長者,部落族人Dongi善用部落中的Talo'an工寮及菜園,規劃陪伴照護計畫,意外成為長者們在平時相聚又能動動身體的好去處。
長者們在菜園裡,一邊聊天一邊拔除雜草,就像回到年輕時的情景。不到5分鐘時間,一旁的耆老也立馬採了一把Sama'(野萵苣)準備帶回家吃。
就在其中一位成員輕鬆的起音後,大家又開始在Talo'an哼唱著歌謠,去除勞動的辛勞。阿嬤Siyomay提到,疫情降溫之後,就把這邊當作第二個家同時也是大家動動身體的休閒菜園。
(耆老 Siyomay Ohay (戴秀蘭) 阿美族:
我們這些老人家都很喜歡,到這邊來聚會,有種Sama'(野萵苣) Pahko(過溝菜蕨)Lokiw(蕎蔥),我們有種植很多種,各式各樣阿美族食用的蔬菜)
耆老表示,過去因為都市開發的緣故,原本的部落被迫分為Cikep(幾可普)、Ciku(磯固)及現在的Tuwapun(華東)部落,很高興這把年紀了還可以相聚在一起。
(耆老 Ngayaw Taleng (林侯勝) 阿美族:
年輕的時候都是在一起,所以在這邊有很多話題可以聊,希望部落這個(基地),能夠延續下去,可以讓我們老人家能夠,有很好的休閒的地方
由於現代族人依然保有傳統食農飲食文化,因此負責人Dongi規劃長者野菜陪伴照護計畫,一來照顧耆老、二來把野菜知識加以記錄典藏,內容也深受大家的喜愛。
(計畫負責人 Dongi (陳品潔) 阿美族:
這樣子做差不多一個多月而已,其實(他們)小孩子也有講說,我媽媽現在變得特別愛講話,特別喜歡出來(室外),我覺得應該老人家,還是很喜歡以前的大自然(生活),然後再來就是跟一群朋友聊天,不喜歡窩在家裡)
目前照顧長者至少20位以上,詢問度也逐漸增加。近期也開始跟鄰近學校結合規劃課程,促進跨世代的交流與知識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