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樁促進消費的美意,怎麼會導致店家負評如潮呢?即將在四月底結束的i原券,因為消費方式及數位使用的限制,導致使用率偏低,也經常造成顧客對店家的誤解。現在店家就呼籲,民眾能在消費前詳讀使用方式,也希望政府能在最後階段,大力宣導。
你的i原券用完了嗎?四月底即將畫上句點的i原券,是各部會加碼券中額度最高的,但使用率卻不怎麼樂觀。原民會指出,目前i原券使用率約31.6%,是各部會中倒數第二。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我們採取的用台灣pay,這個部分的行動支付,可能還有一些不便民,所以導致我們的i原券進度,成果會比較慢一點 )
綁定台灣pay步驟,降低民眾使用,這個讓店家也有感。因為許多民眾在結帳時,不知道i原券先消費後入帳的方式,或是根本就沒下載APP,造成民眾對店家的誤會。
(餐廳業者 李育恆 泰雅族:
相對於說像我們經營的評論,Google評論這些,相對於是他們(顧客)可以,會很直接給我們一個負評,那會導致說,這些都是影響到我們後面,會留在網路上的負評(紀錄) )
收個i原券,還送你一則負評,這到底是什麼操作?店家無奈說到,光是i原券消費期間,評價就少了快一顆星,呼籲原民會在最後的最後,能加強宣導,民眾能看好消費方式。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我們來有另一個配套,叫行動支付,這個部分的整個支出,已經超過一億多元,所以最後我們相關振興的加碼部分,應該都會達到 )
至於原民會之後推出的消費回饋,也已在三月初說掰掰。但日前爆出有民眾鑽漏洞,用半價買iPhone!現在原民會也在查消費紀錄,後續也將取消部分違法的使用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