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n ʉ ta Zalan pacohivi ne ihin'i aotoma hioa
屏東縣地磨兒國小分享他們的傳統作物食譜,包含薑黃、芋頭、雞肉料理等,國教署委託屏東大學成立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南區中心,輔導高雄屏東地區原住民實驗學校,今年計畫邁入第六年,以Zalan原路為主題展現學校及學生的成果。
(計畫主持人 徐偉民:
[['emo mahahafo]]
走了6年我們想說應該讓學生,因為學生才是實驗教育的主體,我們今年就特別設定由學生來展現,他們在這6年來,實驗教育所展現的一些成果。)
高雄屏東總共有11所學校投入原住民實驗教育,不只發展族群傳統知識,也加強與部落文化歷史的連結,經過6年栽培各校都長出多元美麗的果實。
(北葉國小研發處主任 cemelesai(陳慶林) Paiwan:
[[lemacohio]]
樂舞敘事 工藝手作,山林生態還有我們的部落文史,這四大領域課程的,孩子的學習的內容,特別是我們在部落文史,有跟部落做社區導覽人力的培訓,這一次還有一個很大主題之一的,沉浸式族語教學。)
(賽嘉國小老師 pali drugavatjes Paiwan:
[[lemacohio]]
應該說這幾年我們最著重的是,以部落做為方法的課程,就是我們會讓他們到,部落裡面的一些地點成為上課的場所,然後以那個地點的時空背景,以及一些文化元素做主要教學的內容。)
實驗教育法通過後,原鄉學校紛紛加入實驗教育行列,除了期待孩子們更像部落的人,也從族群自信中發展出帶著走的專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