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siq bulan sessen deddan qemapsi tu niluma
春節期間,連續寒流來襲,農委會也公布了從一月底以來,造成農業產物損失估計2500多萬元,當中也包含了原鄉族人有在耕種的高接梨穗、鳳梨等作物的受損情形最為嚴重。
農曆春節連假寒流接連來襲,不少人是趁假期期間追雪、遊玩,但對農民來說,這個年可不好受。農委會2月1日發布《112年1月下旬寒流農業災情報告》,農業產物估計損失2511萬元,其中以嘉義、苗栗、臺中、雲林、新竹還有屏東縣農損金額最多。而五大受損農作物包含硬質玉米、高接梨穗、枇杷、鳳梨以及食用玉米。但做為耐寒耐旱的鳳梨出現在名單內,族人表示,有些訝異。
(電訪 農友 洪明聰 馬卡道族:
pakuwayan
鳳梨也很少在補助啊,就因為它比較抗旱耐寒,那你溫度沒有低於10度,超過3天的話,應該差不多不是問題。)
鳳梨盛產地的屏東縣高樹鄉公所也表示,目前尚未傳出鳳梨災損通知。農委會農糧署表示,若達到一定農損條件,農友可申請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電訪 農委會農糧署主任秘書 陳啟榮:
cumi
農民農友的作物如果有受損,就請到最鄰近的或者是轄區的公所做通報,災損有達到20%,然後有達到一定的面積,我們就會啟動現金救助。)
另外,根據農委會農金局統計,自去年底至今年1月30日,因寒流農損獲得農業保險理賠已達314件、金額約新台幣1130萬元。農委會農金局就表示,因應氣候變遷日趨嚴重,農漁業經營風險相對提高,面臨的災害型態多元,農漁民可藉由保險機制,降低災害損失及維持穩定收益,目前已開發銷售27種品項、42張保單,並呼籲農民踴躍投保,保障營農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