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大學與桃園復興區的三光國小,透過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製作出一本介紹三光里人文、地景還有產業的雙語繪本"三光旅人"。
從繪本的製作,學生也了解到,一本書的完成,有多麼不簡單
(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學生 林震天 泰雅族:
Isnavanang tu uvaaz 林震天 Atayal
在日治時期,祖先們用石材砌起彈藥軍械室的牆壁)
抑揚頓挫的使用中文,說出日據時期,桃園市復興區三光里建造彈藥軍械室的過程。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的學生,要透過繪本"三光旅人的時空札記",向大眾宣傳自己家鄉的人文、地景、產業,學生更親自參與繪本繪畫,與有聲書的配音。
(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學生 林震天 泰雅族:
Isnavanang tu uvaaz 林震天 Atayal
配音是 滿難的,就是要重複的錄音,老師先叫我咬字清楚,然後情感可以加進去,不能說順利,但是其實 到最後面,我還是滿順利的完成)
(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學生 高以琳 泰雅族:
Isnavanang tu uvaaz 高以琳 Atayal
就是老師有告訴我們要怎麼畫,然後我們就照著老師的方式,然後 就用水彩,我們會先構圖,就是用鉛筆,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子,就有畫在書上 就是我的圖案)
爺亨部落美麗的梯田、彌榮吊橋和三光吊橋與族人間緊密的關係,以及三光里農產轉換的過程,透過人物對話,詳實的呈現在繪本當中。從推展閱讀出發,到驅動部落學習,三光國小透過中央大學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用一年的時間,從繪畫課、配音課,一步步帶領三光國小師生,完成繪本,期盼開拓學生視野。
(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教授 陳懷德:
Daikaku tu masnanava 陳懷德
整個過程讓小朋友知道,雖然一本書 他們每天都看,但是整個(製作)過程很複雜,有很多人投入,不同的能力的人 放進去,對他們將來來講,我是覺得 大家怎麼合作,這個團隊 去做未來的事情,就愈來愈重要)
(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校長 張玉英 泰雅族:
kuciusinsi 張玉英 Atayal
在孩子參與這個繪本製作,他們要先確實的認識在地的文化,訪問部落的耆老,這個故事是怎麼發生的,以及在這個時空的改變之後呢,這些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意義)
書上有一句話是這麼說,不同族群接觸不同文化時,往往會影響許多當地的文化,年復一年這些轉變也成了當地的特色,三光國小就期盼,透過繪本的釋出,讓大眾認識三光里的美好,進一步促進地方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