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記者
Kimliyan(陸萱) / tjivuluwan Rayan(孫政賢) 立法院

提升大專院校治理效率 立委再提大學法人化

台灣的高等教育,包括專科教育、大學教育和研究所等,昨天(10)立法院針對,提升公立大專院校治理效率,和增進競爭力進行質詢,但是談論已久公立大學法人化,要讓大學的人事、財務和經營等面向能夠自主,過去教育部曾嘗試推動卻失敗。立委就表示近年國內不少大專院校反映經費不足,建議走上法人化,將高教結構打開。

近期私校退場爭議,或是要過去嘗試推動的公立大學法人化,讓大學擁有經營、人事和財務等自主性,但法人化的路程,始終遙遙無期,立委就表示近年國內許多大專院校反應經費不足,大學要能持續獲得公共資源的挹注,建議走上法人化。

(民眾黨立法委員 張其祿:
只有往這個方向走了之後,你包括公私要怎麼合併,那個機制才存在,包括公教要怎麼分離也存在,包括整個大學能夠更彈性自主,這些事情也就比較能夠迎刃而解。)

大學要靠法人化落實自主,從教師的公教職分離到土地的財產歸屬,都需另訂條款,立委也進一步表示,既有的會計、審計若退場,也不能留下真空期,推動法人化,也必須要有大量的資源克服退撫制度等等。再看到近期私校退場爭議,少子化衝擊私校經營,也讓原民立委關注,原民學生在高等教育中的現況。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 (廖國棟) 阿美族 vs. 教育部政務次長 劉孟奇:
109年的大專院校休學學生,3110個人當中比上學期,還增加了微增了79個人,說工作需求、志趣不合、經濟困難等等,但這個都是老問題,我們現在在大學是已經有原資中心這部份,我們要再跟原資中心討論看怎麼樣有辦法,給比較有效跟確實的協助。)

在教育部的報告中,希望提升大專院校的治理效率,提升大學自主性,更要提升競爭力,不過現實卻仍面臨,公私立大學整併問題,過去公立大學推動法人化未達共識,近年更提出了私校自身辦學和財務狀況後,依"私立學校法"規劃退場,也讓外界提出缺乏輔導機制等問題,以上種種因素更讓台灣高教面臨萎縮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