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toma titha ta AI titha macohio no h'oe'ea
新北市的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在暑假期間為族語教師,開辦增能課程,其中在教案的發想中,導入AI人工智慧輔助教師們備課,但面對原住民族語言的多元特色下,仍有科技難以突破瓶頸。
隨著科技演進,資訊融入教學是常態,更是基礎裝備。新北市的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在暑假期間舉辦族語教師的增能課程,族語教師們聚在一起,學習如何使用AI軟體,強化教學內容,藉著族語教師社群,共同來討論發想,為族語教材來備課。
(新北市原教中心主任 高秀玉 Atayal
Cuz ʉ n ta tonsin
我們就把AI導入到教學的領域這個部分,結合我們既有族語老師的教學社群,期待說能夠應用著教學社群,把資訊融入到教學裡面的應用方式,可以從傳統的一些應用方式,把它提升到另外一種階段。)
對於新科技的教學嘗試,擔任族語教師的Dremdreman表示,可以為備課節省下不少時間,但也因為第一次接觸,在操作上還不太熟悉,希望未來相關課程能持續開辦。
(新北市專職族語教師 Dremdreman(停秀玲) Paiwan
lemacohio h'oe'ea
我們發現說它其實只要用一些指令,它就可以幫我們設計出,很多的譬如說我剛剛做的,聽說讀寫它就已經幫我設計好,我只要下一個指令,它就可以幫我去把那些步驟,全部都幫我做好了,那我就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在我的備課的方面。)
族語教師具備文化力和語言能力,使用AI讓課程設計更有結構性,儘管科技來自於人性,但面對原住民族語言的多樣性,AI科技仍會碰上瓶頸。
(本土語文中央輔導員 江儀梅 Bunun
futaoyen ta seifu
可是我們用族語的方式帶進到對話框,它其實是讀不出來有關於我們布農族語,或其他的語言它還是必須要用,主流的英文或是華文來進行輸入,所以我們都覺得這個部分可能將來可能可以去進步的,進而幫助到教學現場。)
人工智慧在族語課程設計上初試啼聲,面對復振國家語言的政策,將需要更多師資以及多元的教學手法,AI輔助顯然是趨勢,但要如何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動力,並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更是在本土語言納入國高中必修課程後,仍要在教案上不斷激盪出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