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許家榮 新竹尖石

看見原鄉需求 那山麻谷少年服務據點揭牌

看到原鄉孩童的教育,那羅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與兒福聯盟攜手,設立部落兒童服務據點,從部落的生態、泰雅族的傳統文化,連結在地的資源讓部落孩子,有更多元的學習,過程中也營造社區共榮共好的美好願景。

看見原鄉教育、社會資源的需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攜手那羅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在新竹那羅部落設立《那山麻谷-泰雅部落兒童少年服務據點》,24號上午正式揭牌。

(那羅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 徐榮偉 泰雅族:
因為其實原民地區的兒童、少年,這個地方的其實,真的問題會比平地來講比較多一點點,那原民地區其實在這方面的一些資源,也確實比較少一點點。)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長 陳欣怡:
在城鄉的差距方面還有隔代教養的部分,這樣的問題在我們原鄉的部落,其實是比較嚴重的,透過服務據點來幫助,這個在地文化薪傳的部分。)

然而,社福機構往往關注兒少的學習進程、家庭狀態,而'那山麻谷'結合在地資源、在地文化特色,以青少年的優勢做為課程設計,讓學習不只照本宣科,更是進入部落,讓孩子種下認同的種子。

(那山麻谷兒少服務據點督導 給耶頓‧希藍 泰雅族:
我們是從優勢觀點的角度去,讓孩子以最熟悉,我們泰雅族的Gaga,泰雅族的文化裡面,然後認識部落這一塊,最重要是要認同自己的身分,(認同)泰雅族的身分泰雅族的文化。)

(兒童福利聯盟政策發展處副處長 李宏文:
《兒童權利公約》提到的兒童的全人發展,孩子的事是社區的事,孩子的事是大人所有的事情,所以拉近那個差異,促進平等來講,我們怎麼樣透過更多,多元的學習跟族群文化的刺激,所以社區共顧的這個概念,社區共好的概念,我們也希望可以開枝散葉,遍地開花。)

李宏文表示,期盼將來擴大社區組織聯盟培力計畫,讓更多原鄉孩子的教育,能回歸在地、創造社區營造力,串聯孩子到家庭再連結到社區,增進社區集體意識及認同感、提升生活知能及自我認同幸福感,達到社會共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