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位末期病人獲得有尊嚴的照護,健保署宣布,預立醫療諮商費最快明(2024)年納入健保,首波適用對象為末期病人、嚴重失智及漸凍人等11類公告罕病範圍,每人可省下3000元左右。
為確保人生最後一哩路,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放棄插管氣切、電擊等急救方式,民眾可透過醫院、邀請1位二親等家屬參與預立醫療諮商,簡稱ACP,不過諮商需自費3000元左右,造成民眾遲疑,但未來這項諮商自費項目可望由健保來支付。
(民眾 莊先生:
病人都有自主的權利,要不要電擊 要不要氣切,那這些費用如果,是少部分的費用,健保能給付這都是好事)
(民眾 趙小姐:
至少是在病人就是,還有意識的時候,可以為自己生命的終點做決定)
台灣2019年制訂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但根據衛福部統計,4年來僅有6.2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意願書,同意安寧意願為3.9萬人。為了讓每位末期病人獲得有尊嚴的照護,健保署宣布,將優先以末期病人、嚴重失智及漸凍人等11類公告罕病適用範圍,納入健保支付ACP對象,每人一生限一次。
(新光醫院副院長 洪子仁:
簽署了ACP(預立醫療諮商)而且經過兩個專科醫師,判定可以執行的情況,可以讓病人走得有尊嚴的同時,也可以減少無效醫療的執行)
(健保署長 石崇良:
末期病人大概會最需要,跟健保醫療的服務,也比較有關聯性)
石崇良強調,另外也將強化居家安寧、調高相關給付,也會把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顧方案,納入安寧療護,將有助於溝通病人預立醫療決定。至於有多少人受惠及財務衝擊,須待明年健保總額核定結果而定,最快明年可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