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落成啟用的談台中自強新村跟花東新村,社區內、現在又多了一個好去處,也就是課區的文健站,今天是正是的揭牌啟用。
揭開布條,太平區自強新村文健站,16號正式揭牌啟用,自強新村的族人們,透過歌舞一同分享喜悅,而緊接著,同樣是都會原民社區的霧峰花東新村,同樣也揭牌文健站,期待未來藉由文健站的照顧服務,讓長輩們可以更安心的在都會生活。
(自強新村文健站照服員 陳玉妹 阿美族:
想透過我們的文健站,可以照顧到社區的長輩,也可以照顧到社區的家庭,因為長輩在這邊的時候等於是,社區的住戶成員,他們可以安心的外出,不用擔心在社區裡面的老人家)
(台中市都市原住民族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洪宣真 阿美族:
因為畢竟說都會區的長者,不可能說老了又回到花蓮台東原鄉,繼續在這邊耕居的兒女一起同住,加上說他原本也熟悉這一塊,回到原鄉的話可能也是沒人照顧,所以成立這個文健站,是非常好的一個意義)
自強新村以及花東新村,在去年正式落成,也讓多年就地重建的心願,終於實現,不過早在3年前左右,族人就已經開始籌劃文健站的需求,原民會也表示,在落實長照2.0計畫後,目前全台已經有503個文健站,而隨著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和家庭托顧等,布建在原民部落與都會社區,讓長輩們的健康狀態也有顯著提升。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因為文健站的普設我們也注意到,這幾年我們原住民的平均餘命,在短短的5年之內,就已經增加了2歲,這也可以看的到整個長照體系的,包括我們衛福部的分工合作之下,讓我們原民的長者很快樂的,來過每一天的生活)
為了發揮文健站的功能,未來兩座社區的文健站除了照顧長者,也會做為學童課後輔導教育,更是社區做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域,而透過16號的揭牌儀式,也再度回顧過去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眾多民意代表,在自強新村和花東新村爭取到的居住正義,期盼未來持續完善社區公共建設,讓族人們安居樂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