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政見牛肉,是一盤接著一盤端出。今天(8)柯文哲公布了產業政見,賴清德則是在體育後援會成立之下,順勢公布自己的體育政見。至於國民黨的侯友宜,今天(8)參訪三義木雕博物館,也釋出文化政見。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再端政見牛肉,這次針對國內產業提出五大重點。先是強調保障經濟安全,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法",也要確保關鍵技術根留台灣。另外提到開放移工,及中高齡勞工重返勞動市場等等。洋洋灑灑的五大方針,稱能解決國內五缺。而柯文哲推崇的方向,就是瑞士的工匠經濟。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 柯文哲:
我們現在這個台灣的經濟發展,有兩線要去思考,一個還是想辦法參加區域經濟組織,但是這個不知道多久才會完成,另外代表技職教育要重新恢復,要有效地恢復 )
柯文哲的瑞士模型,是爭取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尤其是能與南韓競爭的RCEP至關重要,另外也得完善技職教育。
但他也不忘批評執政黨,碰上經濟困境,就以大撒幣解決問題,缺乏長期計畫。
不過對手賴清德,同一時間則公布體育政見,第一步就要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 賴清德:
另外還有另外一半,就是運動產業部分,這是為什麼我第一個政見,就是要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既重視體育教育,也重視體育產業的發展 )
體育政見上菜!賴清德要推展體育產業,也開出突破200億元體育預算的承諾,另外配合黃金計畫3.0等,八大政見相輔。而政見牛肉一道接著一道,侯友宜8號同步推出文化政見,當中就有針對,300位年輕文化藝術創作者,每人補助3年每月3萬元,並重整故宮以及金馬獎。不過核心卻提打造中華文化中心,這不免讓人好奇,原住民族文化在政見中的地位,侯友宜未來的原民政策又會如何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