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7
記者
Kimliyan(陸萱) / Tjivuluwan Rayan(孫政賢) 立法院

立院辦反歧視公聽會 學者提輔導機制建議

近年各界不斷呼籲落實全民原教,校園內也不斷推動族群平等的教育,但涉及原民的歧視事件卻層出不窮。12月7日立法院教文委員會,舉辦反霸凌、反歧視等人權議題的公聽會,原民學者提出,對大專校院歧視事件的調查外,也希望提供教職員面對相關案件的輔導機制,另外,在相關法案尚未完成立法前,建議可以校園內現有的獎懲辦法中,納入族群反歧視和霸凌條文。      

現今各部會到教育機關,都在不斷堆動族群平等教育,從台中一中園遊會大玩化學式諧音梗,台大言論自由月的火冒4.05丈白布條事件,以及台大經濟系學會會長選舉政見,在在顯示,近年校園內的族群偏見、歧視事件卻層出不窮,問題究竟出在哪?7號,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召開反霸凌、反歧視的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

(台灣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Ciwang Teyra 太魯閣族:
Taiwan Tasie fu-ciau-so Ciwang Teyra  Truku
最近期的一個研究,是針對原住民族大專生的量化調查,我們蒐集到將近300位的,大專校院的原住民學生來填答問卷,我們從裡面看到一個現象,當你愈頻繁地經驗到,歧視跟微歧視的原住民學生,他的憂鬱或焦慮的程度愈高)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 (陳張培倫) 布農族:
Tunghua Tasie fu-ciau-so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Bunun
在這個階段教育主管機關,提醒各校在既有的,獎懲辦法裡面加註,反族群歧視或反族群霸凌的概念,是現在就可以做的工作,完全不必等尚未(完成)的立法工作)

了解歧視脈絡,特別是在升學保障這塊,是跨越不同世代都在面對的問題。學者也談到,希望能對第一線的教師,提供輔導機制和求助管道,讓教師在面對輔導相關個案時,能有所依循。

(全教工會總聯合會特教委員會主委 鍾正信:
Kunghue tamna cu-we 鍾正信
在我們現在教育這麼,精緻化底下我們有這麼多的議題,不再只是學業性學習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再引進更多的,相關的資源或專業的人力)

(教育部次長 林騰蛟:
Ciau'ipu cʉ-cang 林騰蛟
我想這部分我會分別,就有關課程教以及,相關資源協助跟幫忙的部分,整體性地來做一些思考)

歧視事件的成因,要回到教育現場尋求解方,也要改善因為以國教、高教和終身教,區分學生、教材等,不讓問題個別化,召委最後也要求,相關部會在三個月內,提出相關議題的初步評估以及研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