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Kawa(施俊銘) 台北市

國內97%林火是人為 林保署森林防火邀同行

適逢清明連假到來,不少民眾返鄉祭祀,要特別提醒民眾注意用火環境是否安全?是否確實將火源熄滅?因為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統計,國內有高達百分之97的森林火災,都屬於人為因素,其中就以祭祀、燒墾行為居多。

受到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影響,近年國內外森林大火頻傳。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統計,103到107年平均每年國內就有41件森林火災,而近年就有高達97%是人為因素,其中以祭祀還有燒墾行為居多。

(南投埔里工作站森林護管員 Piha(古仲凱) 泰雅族:
一般森林火災可能是在比較偏遠地區,我們曾經也有坐過直升機坐到現場的,那也有曾經走過兩天才走到現場的,有時候一秒鐘,(火)它可能三公尺的距離火就過去了這樣子。)

像是發生在110年的南投魚池大火,受災面積將近13公頃,面對山區高低落差救災困難,救災人員不分晝夜一連五天,才控制火勢,魚池國中甚至是放了全台第一個火災假。

防患未然,適逢清明連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舉辦《森林火災防救主題展》,透過互動式裝置、救火裝備展示,帶領民眾跟隨森林護管員的腳步,了解防森林火災、防災與救災等相關知識。

(台中麗陽工作站森林護管員 Watan(孫嘉祥) 泰雅族:
基本上,火的一個組成的元素,就是火三角:空氣、燃料還有熱源,平常就是要多多地去維護我們的環境,一些枯枝落葉我們會把它集中,或者是說 我們會設置一些器具,在我們可能平常馬上隨時,可以用的到的地方,甚至於我們會把雜草事先把它移除。)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副署長 廖一光:
近年就是有跟中興大學合作,設置了林火風險的評估系統跟氣象的結合,我們預估說哪些地方,(是)森林火災的高風險地區,再透過災防細胞的告警簡訊,讓民眾知道說你所處的位置,你已經進入到森林火災高風險的地區。)

像是鋤頭、耙子等農用器具,其實都是森林護管員在深山救火時,開闢防火線、移除燃料的好幫手。藉著科技輔助,也希望降低人為火災因素,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森林與環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