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保署攜手原民部落 推動國產木材活化再利用
  • 記者 Tuwana台東

    台灣產的木材非常珍貴,農業部林保署,台東縣府與原民部落合作,攜手打造國產木材基地,推動國產木材活化再利用。

    國產材來源為國有林及私有林地的疏伐材,部分則為風災豪雨所產生的漂流木,為推動國產材循環利用,林保署與台東縣府簽署MOU,啟動「國產材永續發展基地」計畫,提供建材、家具、工藝品等多元國產材產品,扶植需要木材的微型產業與工藝,也盼在產銷、人才培力與工藝面向與原民部落攜手合作。林保署台東分署長吳昌祐說:「這個產業的整個發展,跟我們原住民的部落社區息息相關,包括後續的產銷,甚至包括人才的培力,因為畢竟這些所謂的木工工藝,其實事實上有很多都是我們原住民就已經在基因裡面的東西。」計畫合作廠商「可能創藝」創辦人孫瑞隆本身是阿美族人,曾任向陽薪傳木工坊經理,傳承原民工藝也開創文創產業,未來透過基地除強化產銷、培力,也將透過計畫持續推動「行動木工教室」,扎根原鄉木育。孫瑞隆說:「像我們今年在5個林道出口的小學,我們都到學校裡面去做推廣,跟小朋友一起體驗做家具,那未來這個部分我們會持續做。」台東縣環保局「巨大廢棄物再利用中心」成立於2007年,2019轉型生產漂流木再製家具,此次與林保署進一步攜手活化,除了漂流木加工產業,也將結合當地教育資源,培養更多林產業人才。

    (記者Tuwana在台東市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