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蘭嶼過動兒心聲 《Komalat》獲放視大賞特別獎!
  • 記者 Tuwana台東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臺東大學學生作品《Komalat》,說的是一名蘭嶼孩子到台灣求學,因過動被霸凌,最後回到故鄉釋放天性找到快樂,感動許多觀眾,獲得今年「放視大賞」評審特別獎。

    面向大海的孩子,哼唱著達悟族歌謠,這是影視作品《Komalat》的主人翁谷馬拉,作品由東大數媒系3位學生共同創作,改編自學生謝崇硯姪子的真實故事,探討蘭嶼過動症兒童的成長歷程。謝崇硯說:「他就是因為父母工作原故,就到台灣來生活,可是他在台灣的學校,跟同學還有老師偶有衝突,就在那邊的生活比較不適應。」一次偶然的契機,導師帶著谷馬拉回到蘭嶼,卻意外發現,在熟悉的環境裡,他變得放鬆、快樂許多。謝崇硯:「帶谷馬拉回蘭嶼,帶他見他的奶奶,回蘭嶼之後也跟他以前的朋友有見到面,就發現他在台灣跟蘭嶼有不同的樣貌,在那個環境他會是處得比較好。」另一位學生陳枻安表示,希望這部紀錄片能讓社會重新理解「過動」與「障礙」的定義。陳枻安:「他在城市,可能我們相對是比較慢的,然後他動作是比我們快,他比較衝動,這樣的行為他可能回到相對原始、比較自然的地方,他可以注意到很多東西,我們覺得障礙是因為環境所引起的。」謝崇硯說,姪子轉學回蘭嶼後,每天都過得很開心,而Komalat是祖父給他的族名,意為「攀爬」,也寓意勤奮、刻苦,以此為作品命名,則是他對姪子的期許。

    (記者Tuwana台東市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