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耗時4個月,打造「拜訪(Palafang)號」竹筏帆船,終於在成功鎮石雨傘雨港下水,將展開環島航海之旅,拜訪沿途部落與漁港,復振南島航海文化。
號角聲響起,在耆老誦詞祈福後,竹筏帆船正式下水。台東南島社大推動「阿美族竹筏帆船環島航海計畫」,由馬蘭部落長老賴進龍帶領青年,依循傳統工法打造「Palafang號」。賴進龍:「我們就是保存這個祖先的那個,以前的古帆船留下來,我們就遵循老人家過去的作法,全部用在地植物,沒有用到五金,就傳承嘛,先給年輕人這樣慢慢去學。」造船工程經過採竹、削竹皮、烤彎、埋沙,最後綑綁,設計者阮文彬更依據都歷部落90歲頭目林學明口述,在筏體兩側各加裝3支竹管,大幅提升航行穩定性。阮文彬:「它可以阻擋,就是有點像是中央舵的概念,因為帆在吹的時候,有時候會側滑,它可以抵銷那側滑的狀況。」這次環島計畫是10年航海旅程的延續,南島社大總幹事劉炯錫說,目標不只是航海,更要讓阿美族的竹筏文化被更多人看見。劉炯錫:「2017年終於可以做一艘竹筏,可以近岸航海,然後在2024年,去年我們才跨越黑潮到綠島往返,今年呢環島,就是希望阿美族的竹筏帆船可以去拜訪各地。」
Palafang號承載著祖先的智慧,更是一段延續百年的文化航程,下水典禮後,船員們將展開實地訓練,待時機成熟正式啟航。
(記者Tuwana台東成功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