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平埔族群正名的議題上,朝野是再度陷入攻防。立院內政委員會,是對明年可能增加的平埔族群,在預算編列傳統領域跟參政權上,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2022年西拉雅族的正名釋憲案,推動平埔族群正名,目前原民會計畫是先認定族群別,後續再認定身分,但就實際的身分優惠與福利措施,仍是立委關切焦點。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 排灣族 VS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宜謹:
同時我想採取雙軌的模式,來逐步完善平埔族群的權益的體系,我想也可以有效來控制國家的預算,國家的預算的負擔,也增強它的幅度,也確保資源配置的合理性,請問主委你覺得我這樣說正確嗎?(是,很正確,謝謝妳。)先把他認定好,身分也把它認定好,至於立專法這個部分,我們現在已經在內部做討論,也會跟西拉雅族的族人做討論。)
過去總統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就曾極力支持西拉雅族的原住民族身分,甚至曾函文原民會,希望在原住民身分法增訂平埔族群,並且依據人數編列預算,並分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席次,曾經的政策主張,是否延續到總統任內,同樣受到立委重視。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 排灣族 VS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 泰雅族:
預算經費要不要有?社會福利教育資源要不要有?傳統領域土地要不要有?那會不會排擠以後原住民的法定的這些預算?(會。)好,會,大家聽好了,會,會排擠。)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 排灣族 VS 國民黨立法委員 Kincyang(黃仁) 阿美族:
今天平埔族回來我們沒有反對,但是你們為什麼不循著跟客家委員會這樣的一個政策來做,來做獨立性的,再來看看他們的預算怎麼編列,按照他的人口數來編列,而不是再混淆到我們16族,平地人(平原)山地人(山原)的16族。)
根據原民會資料統計,目前原住民人口為58.9萬,符合登記平埔族群身分的粗估約有98萬人,高金素梅表示以原民會113年度預算110億計算,平均每位原住民預算額度是1萬8千多,若加上98萬平埔族群族人的話,預算將會增加183億,除了預算上的挑戰,在平埔族群的傳統領域、參政權如何達成共識,而明年10月就要正名新法上路,平埔族群的相關權益,原民會是否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