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
記者
綜合報導

嘉明湖登山產業成熟 協作更加效率.安全

嘉明湖國家步道是許多山友心目中必去景點,每年入園人數更是達到將近3萬人次,不管事商業登山團還是自主團 ,不少人都會尋求協作嚮導的幫助來減輕負擔,他們會協助登山隊伍負重、供餐等工作,分工和負重限制,也讓協作員能更有效率及安全的進行工作, 讓這條通往湖畔的路能夠走得更輕鬆。

湖水倒映著藍天 座落在台東縣海端鄉 海拔3310公尺的嘉明湖 在陽光下閃耀著粼粼波光 嘉明湖為台灣第二高湖泊 在岳界有上帝的藍寶石 天使的眼淚美稱 布農族人稱呼它為月亮的鏡子。


向陽森林遊樂區是通往嘉明湖的起點 就算在平日 仍有不少登山客申請入山。 


山友們佇足在階梯 聽著嚮導LONG的行前叮嚀 這些人將在4天3夜的旅程中 步行約13公里 爬升超過1000公尺 只為一窺嘉明湖的美。


(登山企業社負責人 Laung Ismahasan(邱冠中) 布農族
situngusay 邱冠中
儘量不要一次這樣子 不要一次上肩 不要上肩 如果你包包有點重的話 也許你要往後甩的時候 腰就扭到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怎麼樣 先前弓後箭 抬起來 放到你的大腿 然後再這樣子再慢慢上來 這樣才不會扭到 然後再來就是還有一點 你要放包包的時候 先放到有高低落差的地方 那你就坐著 然後揹起來 更快 所以這樣才是最輕鬆 所以你們要放包包的時候 你要先選好地方 儘量要找高一點的地方 你放著 然後身體稍微低 蹲著 就可以撐起來 就不用浪費太多力量 這是一些登山的小技巧。)


(登山企業社負責人 Laung Ismahasan(邱冠中) 布農族
situngusay  邱冠中
像以前早期是商業隊,那現在自主隊慢慢上來了,因為他只要在網路揪團他就可以成團上去,那他有他的危險因子他也有他的方便處,那商業隊他有他的好處,相對的可能比較會穩定一些
,那自主團可能他們的實力比較堅強,他覺得可以走這條路,他只要看App或幾個山友知道哪個路線或是他們體力很好他們也可以完成,那我們擔任嚮導,我們就想辦法讓他們 就是按照他們步驟 或是在過程中他們走不動的時候可能會幫他們協助幫他們背包包減輕他的負擔讓他們可以如期完成旅程 所以一般新手山友他們都不太會覺得說 這個路好像 很簡單嘛 他們覺得不會很難 反正看到人家拍那麼漂亮的照片 應該就是很輕鬆很簡單的事情 但他沒有想到這個過程中你要準備很多東西。)


對新手山友來說 想要造訪嘉明湖 最好的方式便是尋求高山嚮導及協作員的幫助 他們包辦隊伍中規劃行程 帶隊 揹負物資 備餐等工作 為山友們減輕負擔 尤其占去大半重量的食物 這些不可或缺的資源往往都會交由協作員準備。


凌晨3點 天色還未亮 登山社已經開始忙著從冷凍庫中取出食材 並仔細分配裝箱。

(高山協作員 Tana  Amis 
misakawaway Tana  Amis 
(那像這樣的話是幾個人的份量)嗯 不多差不多快10人而已就剛剛好 今天就是這1 2天啦,不然前幾天差不多都3 40人左右,就是剛好這2天)


(高山協作員 Tana  Amis
misakawaway Tana  Amis
因為你包菜就是你要精神要很集中 因為那一道菜可能少一個東西 就可能這一道菜就會有落差 可是我們的廚師也是很厲害 山上的廚師也是很厲害 他會去應變 幹嘛 幹嘛 可是你包菜得愈細心 那相對的我們廚師工作會愈輕鬆 可能一打開就大概知道  像我們還有菜單這個東西 所以我們廚師就會很方便就是拿起來看不錯 這一道可能就是豬蹄膀 這一道就是醉雞。


新鮮食材打包好 隨即交給當班協作員 高山協作員就像是山中特快車 揹著沉重揹架在嘉明湖步道上疾馳 確保食才能及時送達山屋 讓山友們能順利吃到餐點 距離近一點的送到4公里的向陽山屋 距離遠的則是9公里多的嘉明湖避難山屋。


大部分協作走的話,他的休息時間比較短,就是一直慢慢走像比如說從遊樂區出發的話,可能這個中間才休息一次而已,然後就直接到山屋到向陽山屋。

(高山協作員 Palalavi Biung  Bunun:
misakawaway  Palalavi Biung  Bunun 
主要是揹食材我們山屋所用到的食材(就是一天的嗎 還是)像海鮮的話就要當天送為了維持它的新鮮度,其他的輔料可以2天送1次,(你這樣揹大概幾公斤)我這個40(公斤)啦 他那個36(公斤)。)


高山協作員大多數是原住民 他們靠著對山的熟悉以及強大的揹負能力勝任這項工作 然而優勢的背後 卻也成為壓垮身體的雙面刃。

(高山協作員 Palalavi Biung  布農族:
misakawaway Palalavi Biung  Bunun
因為我們像這種做這種登山嚮導 協作(員)都會有一些後遺症,不管是對腳的傷害或是膝蓋 腰,都會有一些傷害,因為畢竟這個工作要做長久的話就不能受傷,一受傷有時候,我舉個例子好了,像我們以前的前輩 ,就是他們平均年齡大概做到30快40歲38或40歲 他們可能就揹不動了,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揹不動,是因為他們全身可能都受傷,就是因為以前的重量沒有一個規定啦,可能7.80 100都有可能就是長期 長時間這樣子揹,然後也沒有做一些適當的保養跟休息,所以使得他們身體都有一些後遺症什麼腰痛之類的,所以他們在這工作上就沒有辦法做得長久。)

(高山協作員 Takiskahuan Bukn  Bunun:
misakawaway  Takiskahuan Bukn  Bunun
以前跟現在就是沒有辦法比了,因為以前就是像以前的價錢沒有很高,所以就是要揹多,你揹多就是剛剛像Biung講的,你揹多 就是比較多錢,我們現在有公定價碼有多少多少這樣子,現在的錢是比較稍微提高啦,所以我們現在在做這個算是滿幸福的啦,如果要跟他們以前比的話我們算是滿幸福的。)



比起過往揹得愈重 賺得越多的作法 現在的協作員轉而控制重量 減少身體負荷來增加職業壽命。

(高山協作員 Palalavi Biung 布農族:
misakawaway   Palalavi Biung  Bunun
我現在儘量就是重量就是不要超過在30公斤,公司也是有規定就是儘量給我們的重量都是在30公斤內,除非有時候特殊狀況人太多 人員不夠的話才會揹到30 40(公斤),但是儘量控制不要在6.70.80這樣這種大重量,因為比較容易受傷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也讓我們對這個工作比較有安全性,而且可也可以做得比較長久,對未來 後來新進的人員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傷害,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作法。)


除了負重能力外 協作員必備的另一項技能 就是烹飪。

(高山協作員 Bali lsmahasan  Bunun:
misakawaway Bali lsmahasan  Bunun
今天搭餐的人數28位,帶上山的話,就是前一天揹工就會揹上來 ,那如果有生鮮食品的話就是當天揹上來。)



凌晨2點 山友們還沒到達山屋 廚師已經點燃高山瓦斯爐 開始張羅早餐 過往協作員同時要兼任揹工 帶隊 煮食 的工作 如今靠著分工 讓協作員更能專注自己的工作 做起事情也更加有效率。

(高山協作員 Palalavi Dahu  Bunun:
misakawaway   Palalavi Dahu  Bunun
我記得最高的話 那也就那1、2次啦 不會常常有 大概58人 (一個人煮嗎)是,可是這個比以前早期山岳界來講 那些前輩都會說 這還剛好而已 因為現在是有分業制度了 廚師就是管廚師 協作就是負責運送 嚮導就是帶山友 可是以前是這些都需要做有時候一個人他帶10個人 他是揹 還幫忙帶山友 然後上來又是他煮 所以有時候就算他一個到這裡 常常以前山岳界老前輩都開玩笑說 一人擋百。)


能在高山上吃到熱騰騰的食物 是相當幸福的享受 不過餐後剩下的垃圾廚餘成了一大問題 若不謹慎處理就容易吸引野生動物聞香而來 影響高山生態 協作員在此時便發揮無痕山林的精神 將這些垃圾廚餘揹下山。

(高山協作員 Takiskahuan Bukun  Bunun:
misakawaway   Takiskahuan Bukun  Bunun
像如果沒有推這個的話萬一真的很多山上真的很多垃圾什麼的 這些都是要我們清潔員或是我們當地的 自己去撿 所以推這個就是對我們大家都會比較好 因為有些東西 我們在地人 有時候他們亂丟 我們清潔員就會撿 那相對的他們會比較辛苦 有推這個 山友就會比較知道 垃圾也不會隨便亂丟這樣子 你有時候亂丟廚餘 什麼 有時候動物都會亂吃。)


吃飽喝足後 登山客離開山屋繼續向嘉明湖前進 此時山屋清潔員便會抓緊時間 在下一批山友到來前 清理山屋及廁所。

(山屋清潔員 趙聰華  布農族:
misulimetay   趙聰華  Bunun
木屑跟米糠 因為他這個廁所是乾濕分離 (所以它的用途是) 它的用途是要給它(排泄物)乾燥 然後這個箱子滿的話就是要拿到那個那邊儲存1、2年,然後丟回那個森林森林這裡。)


嘉明湖避難山屋廁所沒有沖水馬桶 因此清潔員必須忍受異味想辦法處理裝滿排泄物的箱子  並清理便斗 留給山友一個乾淨的如廁空間。

(山屋清潔員 趙聰華  布農族:
misulimetay    趙聰華  Bunun
辛苦我覺得還好 因為我已經習慣了 因為稍微認真一點 可能2、3個小時就做好了。)


不怕清掃的辛苦 但最讓清潔員感到無奈 就是山友們遺留下的垃圾。

(山屋清潔員 趙聰華  布農族:
misulimetay  趙聰華  Bunun
宣導就是大家都有宣導 就是看個人啦 找也找不到那個兇手 其實小垃圾是我覺得還OK 是不小心掉的 或是那個不知道怎麼掉下來的 如果是太大包那個就真的是故意的 可是我們也沒辦法 還是要收走 還是要保持這邊的乾淨。)



在協作員以及嚮導的幫助下 越過層層山巒 山友終於走到步道盡頭 看見心中期待已久的山林祕境 嘉明湖 映入眼簾。

(山友 Michael:
tabuyu'ay
(你是第一次來爬嘉明湖) 對啊這是我第一次來爬嘉明湖 我覺得4天3夜滿好走的 4天3夜可以多拍照 然後還可以慢慢看風景慢慢走過去 也有夠多休息時間 不像 就是早上6點或是5、6點才起來 我覺得他們(協作)就是滿辛苦的 畢竟他們也是類似用身體在賣命在換錢 或是在賺錢 所以我覺得那也算是一個滿辛苦的工作所以儘量尊重或是禮讓他們先。)


(山友 王寶玉:
tabuyu'ay

是一大挑戰,因為我要來之前我考慮過很多,因為我曾經去過玉山雪山 還有一些四川的大山 但是都沒有負重過 沒有負重過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時候其實我已經有點厭世了 然後我一直在想說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過這關 然後剛好那個嚮導跟我說 我來幫你揹 那時候我眼淚真的快掉下來。)

(登山企業社負責人 Laung Ismahasan(邱冠中) 布農族:
situngusay   邱冠中
如果我們這麼辛苦,結果山友的回饋是好的給我們一個微笑或給我們一個鼓勵,是我們最大的滿足,我們不只可以賺到我們自己的薪資,也可以獲得山友的肯定,我覺得這是我們最大的成就,看到山友很開心的吃我們豐盛的晚餐,我就很有成就感,他對我的支持或是對我的認同,我就覺得這是我最大的成就。)



隨著政府開放山林政策 愈來愈多國人迫不急待想要走進這片山林祕境  登山客源增加 登山產業愈發蓬勃 要如何自我提升強化服務品質 是登山企業團體未來一大方向。

(登山企業社負責人 Laung Ismahasan(邱冠中) 布農族:
situngusay 邱冠中
嘉明湖這一塊是現在山友公認人生必去一個景點 那我們身為海端鄉的一分子 那我們是不是希望說把這個工作機會 留在我們自己的部落裡面 而不是說外面的人進來 我們自己的工作機會都沒有辦法留住,我們原住民的優勢在哪裡,就是我強大的揹負能力,而且可以運用現有的東西,然後去做一些緊急的救護 救援,那像我們的協作,像我們的嚮導就是可以直接把人揹下山,我們還在把自己的本職學能慢慢提升,所有的證照一定要先都考取,這會對未來你在這市場去競爭,才會有比較競爭力,不是說隨便一個人今天缺一個工我就找一個人隨便補上去,我覺得這樣是不對,一定要有本職學能,相關的證照,有了之後你再去帶隊或是你擔任廚師或是一般的高山協作。)



走在通往嘉明湖的路上 時不時可以看見協作員低頭負重疾行而過 又或者是在山屋裡獨自忙進忙出的身影 協作員為山友們負重前行讓更多人能夠一圓登山造訪嘉明湖的夢想他們的存在 讓這條通往湖畔的路 走得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