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puljaljuyan(李耀維) 桃園中壢

都會原民聚落組織要角 深度透析"族群領袖"


都市新原鄉系列報導,桃園市今年邁向國內原民人口第二多的縣市,其實早些年桃園市府就替族人們,設計一套聚落組織,其中各區的"族群領袖"更是組織中的靈魂要角。然而族群領袖面,本就與原鄉傳統領袖的考驗有所不同。加上桃園市每個月平均有150名族人湧入,"族群領袖"的職位日漸受到各項挑戰。今天我們就要帶您,從桃園市原民人口最多的中壢區,來看族群領袖的定位與挑戰。

身穿傳統服,進行祈福儀式,您以為這是哪個花東部落嗎?

鏡頭拉遠一看,周遭林立的高樓公寓,這裡就是桃園市最多原民人口的中壢區。

桃園市今年成為國內原民人口第二多的縣市,其中中壢區的族人就將近一萬名。這人數有多多?對比桃園市原鄉復興區的9,001名,就知道 。而這具有規模的聚落中,也有一套組織制度。

(中壢區總族群領袖 Icang(朱萬義) 阿美族:
各位族人朋友們大家好,大家好 我是Icang )

這是中壢區總族群領袖Icang,任職20多年,族人都叫他一聲"區總"。中壢區族群領袖,依照族別及人數分配,共有26名,當中領袖們還會再選出1位區總領袖。

(中壢區總族群領袖 Icang(朱萬義) 阿美族:
是很辛苦,只是為了傳承文化,因為換是年輕人的話,到目前搞不好做不到 )

Icang國中前都在台東長濱,部落當時沒有領袖的角色,在他印象中,都由耆老團帶著族人一起執行祭儀作業。到了中壢自己成為聚落領袖,想延續部落精神,族群多元的都會區可以說挑戰重重。

(中壢區總族群領袖 Icang(朱萬義) 阿美族:
因為我們阿美族,最大族(人數最多)每次有活動的話,都是我們阿美族在主導,有的少數民族都說,怎麼每次活動都是你們阿美族 )

要協調族群平衡,有時聚會中還會要自掏腰包,而在強調生活權益的都會區,將相關資訊報告族人,也是族群領袖的重要任務。隨著工作量增加,市府隨後也提供"工作協助費",但你可能沒想到,族群領袖還要受到有無參與市府活動政策宣導等書面考核。

(記者 Aras Sawawan 卑南族:
根據桃園市的原住民族事務,幹部組織相關要點,凡是桃園市的族群領袖,每年都要經過市府的考核,然而這項條件就與原鄉部落的組織,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也不禁讓人思考,都市族群領袖的定位到底為何 )

(桃園市原民局長 Temu Nokan (林日龍) 泰雅族:
這個工作費我們會去考核,考核如果你成績不好的話,甲等只能領80%,他們要蹲點找到族人需要幫助的 )

(中壢區卑南族群領袖 溫若琇 卑南族:
只是義務或是說有什麼事,有什麼可以像文化,或是說有什麼可以報名像租屋,看不懂的我們都要告訴他們,然後叫他們去申請 )

(中壢區族人 黃沿登 阿美族:
關懷也會做到,原鄉頭目也會,只是他沒有像都市的頭目,這麼的勤快去做關懷(就是變得有點像村長)對對對 )

族群領袖的定位真的跟村長一樣嗎?其實Icang心中更掛念"文化傳承",就像他當初想延續部落精神,希望孩子們不論是在原鄉還是中壢,都能感受一樣的文化脈絡。

(中壢區總族群領袖 Icang(朱萬義) 阿美族:
因為你當頭目,你所做的都是跟以往的老人家,傳承下來的一模一樣,他們都講好,你要繼續做這樣子啊,所以我就當頭目當了20幾年 )

20多年的歲月,或許族群領袖,更像是族人的精神支柱。而桃園市逐年推動文化自治下,各區就有將近200位這樣的角色存在,他們乘載著文化使命穿梭在每場祭儀中,試圖在這片新原鄉,深深埋下文化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