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平埔族正名議題,立法院在今天(17日)三讀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確立平埔族群的法律地位。不過,部分族人對於法案通過仍表達不滿。
立法院10月17日三讀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落實憲法判決、確立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及權利法制基礎,回應長期以來的正名訴求。然而,對於這項法案的通過,部分族群代表仍表達出憂心與不滿。他們指出,雖然法案回應部分訴求,但在名稱及權利定位上,仍存在歧視與歷史錯置的問題。西拉雅族部落發展促進會理事長 段洪坤 Alak Akatuang 表示:「這樣子的一個法對我們來講的話當然就是說,一種妥協一種無奈之下只能夠接受目前國家給我們這樣的一個身分比,給我們這樣權力的一個極度受限,又再多加一個埔原,確實是對於尤其是像噶瑪蘭族這樣的一個族群,早在2001年的時候,就被認定為法定原住民族的第10族的這樣子的噶瑪蘭族來講是不可承受之重,因為噶瑪蘭族這樣出現所謂的平原跟埔原身分比。」花蓮縣噶瑪蘭族文化基金會 董事長 潘朝成 Bauki Angaw 也表達不滿:「我們希望成為平地原住民不是平埔原住民,請記住平埔是外面的人界定的,主流、殖民國家取它的名字,它根本就是歧視的名字,希望台灣政府不要延續歧視的名字,應該要還給我們平地原住民,希望在原住民族身分法裡面,加一條就是說,這個族群已經被政府認定的族群,比如說噶瑪蘭族,這個噶瑪蘭族的人他就有權利去登記平地原住民身分。」
族人呼籲政府,未來在落實相關配套制度時,應廣納族群意見,真正還原歷史、尊重族群自我認同。
(Alian記者uni台北市採訪報導)
(照片由Alian原廣台記者Abas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