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芥菜種會在花蓮習藝所,舉辦「手心的光」技藝班成果展,他們已在花蓮光復鄉租下兩間辦公室,希望透過「以工帶振」讓居民重新站穩腳步。
基督教芥菜種會即日起到11月30日在花蓮習藝所舉辦「手心的光」技藝班成果展,展出全台四個習藝所的技藝成果。執行長李肇家表示,習藝所理念源自聖經「習藝而得著」,並以「以工帶振」精神擴大喜樂的渲染。他特別提到光復地區在泥流洪災後,許多家庭生計受創,更需要透過「以工帶振」讓居民重新站穩腳步。李肇家說:「我們在光復已經租下了兩間辦公室,我們要做什麼,我就是有一個盼望,我盼望差派大家,我們一起進光復,18個月之後,光復一樣擁有這樣的成果。」來自秀林鄉崇德部落的吳曉雲分享,她一人要照顧七位老人與小孩,透過學習編織到取得縫紉證照,現在既能照顧家人,也有穩定收入。吳曉雲說:「從編織課然後進階班,然後再到那個縫紉證照班,我的收穫是能夠學到一技之長,還有收入來源。」類似這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台東關山,黎思惠也透過學習縫紉與編織,靠自己的雙手逐步創造收入,兼顧孩子照護需求。李肇家也分享在光復震災時,遇見72歲王陳瑪麗亞的故事,她18歲時曾在習藝所學習縫紉,靠手藝開設工作坊,災害讓她的家園與五台縫紉機全毀,芥菜種會已成立光復助人網,將結合她的專長陪伴災後家庭重建,繼續發揮習藝所的精神。
「手心的光」成果展即日起在花蓮習藝所展出,每週二休館,現場也販售學員手作文創商品,所得將作為學員收入。展期結束後將前往北區習藝所巡迴展出,邀請民眾前往支持,見證這份用雙手重建生活的力量。
(Alian新聞特約記者Buya花蓮新城採訪報導)
(照片由芥菜種會及Alian原廣台記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