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開心地在吊橋上拍照,留下美好回憶。山月吊橋歷經2年9個月的翻修後,重新啟用,讓遊客在距離溪谷153公尺高度,飽覽太魯閣峽谷的鬼斧神工。
(秀林鄉居民 Masaw Tadaw (簡正雄) 太魯閣族:.
因為是第一次,非常的高興,也非常喜悅,因為這個地方可以往下眺望,我們太魯閣族這邊的美景 ,(希望)大家過來的時候,要保護這邊的環境,維持這邊環境的優美)
(遊客 林小姐:
第一次從高處欣賞峽谷地形,真的覺得非常壯觀,而且這邊的山林風景超美的)
山月吊橋最早建於1914年,是太魯閣峽谷中最長的鐵線橋,曾見證太魯閣戰役,也是早期太魯閣族人往返南投-花蓮的重要樞紐,中橫公路開通後則被取代。這次重新啟用的第四代吊橋全長196公尺,寬度達到2.5公尺,方便民眾通行。現階段試營運期間,採線上預約,每天只開放4梯次,共8百人登橋參觀。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長 游登良:
我們會採預約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分流,我們不希望遊客上來,發現沒有位置然後等待很久,造成民怨,所以我們希望民眾能夠先去預約,再來布洛灣這邊等,然後進來,就可以很順利,不用等就可以進到山月吊橋來參觀)
太管處指出,未來將規劃把山月吊橋跟巴達岡舊部落,串連在錐麓古道的旅遊路線,不過工程艱鉅目前仍在評估中。此外,也呼籲民眾到訪時 ,務必遵守相關規定,才能玩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