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記者
Dredres Lra'akaroko / Uliw (李承遠) 桃園復興 / 台北市

原民文學轉正特展登場 從樂信·瓦旦談白色恐怖

(樂信.瓦旦曾外孫女 Ciwas Watan (林沛緹) 泰雅族:
泰雅族沒有辦法跟日本抗戰,他的爸爸瓦旦總頭目就帶著他,在他十歲的時候,把他帶去角板山,跟日本人說我們投降了,我的兒子就給你當養子,你要給他接受教育)

從樂信.瓦旦、渡井三郎、日野三郎到林瑞昌,這些名字講的都是同一個人,然而在更名的背後,不僅是樂信.瓦旦一生的縮影,也乘載著原住民族人歷經了日本政府,國民政府殖民的歷程。生於桃園復興大豹社泰雅族人的樂信.瓦旦,在1952年擔任「高砂族自治會」主席,主張返還原民故鄉土地、爭取族群權益,卻因此被以「高山族匪諜叛亂案」之罪名被捕入獄、兩年後槍決。而在樂信.瓦旦一百二十一歲冥誕的這一天,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回到樂信.瓦旦的故鄉,以他為出發點去討論白色恐怖原住民族菁英受難經驗,也期待還原更多歷史真相。

(樂信.瓦旦曾外孫女 Ciwas Watan (林沛緹) 泰雅族:
畢竟樂信.瓦旦他是死於白色恐怖,然後被定的罪叫做匪諜,所以很多原住民對他都有誤解,然後一直到1993年所有的故事,可以公諸於世的時候,又因為這一次的因緣際會的關係,然後我們就跟人權館,然後做一個合作,然後可以把樂信.瓦旦的故事很真實的呈現在大眾的面前)

國家人權博物館長陳俊宏認為,當年的歷史事件,雖然逐漸被大眾遺忘,卻不代表歷史的創傷已經過去,其實這些年,仍隱隱約約影響著政治受難者的家屬、家族甚至是部落,透過展覽打開對話,面對過去的傷痛,找出和解的方法。

(國家人權博物館長 陳俊宏:
尤其是原住民的轉型正義體系,不僅僅是涉及到個人層次的問題,他對於家族之間,甚至是對於部落本身,都帶來非常結構性的影響,所以唯有透過這一些歷史真相的了解,我們才能夠從中去找到,我們樣怎麼樣去面對,很多過去因為傷痛所帶來的這些問題)

陳俊宏也提到,「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將持續巡迴外,目前也陸續挖掘出更多原住民政治受難者的故事,未來計畫與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合作,將書寫下來的歷史事件,轉譯成不同族語來作為原住民族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