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記者
tjuku(高孟璟) / Iku Lo'oh(張治平) 台北市

最新民調! "台美建交"逾8成民眾表示支持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 (Keith Krach) 上個月率團訪台,引起外界關注,是否是為台美建交預先鋪路?台獨聯盟16號舉行「台美建交」民調記者會, [[畫面提供: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指出有近4成民眾,支持以「台灣」為國名,跟美國建交,有23%民眾支持用「中華民國台灣」,另外有13.5%民眾支持用「台灣中華民國」,大約2成(20%)民眾希望維持「中華民國」國號。有國際法學者指出,在美國的台灣關係法當中,中華民國政府,已不具實質意義,只是一個國號。

(島國前進智庫國家論述組召集人 宋承恩:
在1979年之前 ,我(美國)承認它為中華民國的一個,中華民國這個政府,也就是說 它其實已經是過去式,就美國而言,自從把承認中國這件事情,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後,台灣就是台灣,沒有再說中華民國這件事情)

如何以台灣為主體、立足國際?有學者提到,站在原住民族捍衛土地的立場,是否要以台灣取代中華民國國號,族人應積極爭取表態話語權。


(東華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主任 Bavaragh Dagalomai (謝若蘭) 西拉雅族:
中國的軍機,一直來台灣挑釁的這件事情,當我們看到我們台灣的國軍,一直上空去做攔截,去做這些保衛的動作的時候,其實我們看到的是有,超過於我們人口數的,原住民族的國軍在這裡面,他並不是要捍衛中華民國,他要捍衛的是台灣的這塊土地,所以我會認為,在這個民調裡面談到的,台灣人走向台灣國,然後取代中華民國這件事情,我們要很正視它,因為 就族群正義來講,這才是一個回復轉型正義的一個部分)

立委林昶佐也指出,避免將來向國際社會詮釋台灣主權時,仍須因「一中原則」,而論述「中華民國是唯一的中國」,台美建交前,是否更改國名?須謹慎參考民意。


(無黨籍立法委員 林昶佐:
軍事 經濟跟文化,這些都很重要沒有錯,但是我們如果沒有一個政治的目標,就是為了台美關係要正常化,我們如果有一天 ,未來有一天要跟美國建交的時候,我們這次民調上問的這些問題,我們不能不面對,我也會把這些問題,來繼續監督外交部,我們應該要開始準備了,你不要到時 建交真的變成復交,我們又要跟別人搶著說,我們是代表中國,這真的會對我們台灣的國家定位,這個國際關係 反而是倒退走)

林昶佐強調,針對修改國名等民調內容,未來會在立法院修憲委員會,與更多青年凝聚共識、推動憲改工程。台獨聯盟則表示,這份民調是首次訪問15歲以下、4年後將擁有投票權的青年,希望促成更多討論空間,為台美建交奠定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