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的獵人,拿著飛鼠巢箱尋找適合架設的地點,108年開始,協會執行林務局的社區林業計畫,希望藉由飛鼠的復育讓雄鷹回來,另外也設置水盆觀察山林的動物現況。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會員 uljelje (郭坤旺) 排灣族:
短時間內,不會說就直接住進去一個你人工做的一個架設的,所以說是有機會,而且也是機會很大,只是說時間會拉長,像水盆的部分的話,就會比較快一點。)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會員 giljegiljav (尤振成) 排灣族:
主要的不是打獵而是要監控整個領域,是不是有些什麼樣新的品種,會影響到我們的生產的一些植物等等,都是需要我們考量。)
經過兩年的復育和觀察,加上屏東科技大學的協助,確實發現更多的飛鼠以及在台灣在地物種,協會也努力培育更多新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 羅名宏 排灣族:
不管是知識或者一些技藝,山林的安全等等,我們都開了一系列的課程,讓年輕的獵人來做或學習。)
(聲音來源:屏東科技大學教授 吳幸如:
有很多是以前,其實連來義鄉的獵人都很少看過,譬如說像食蟹獴還有黃喉貂,所以動物這幾年感覺至少,沒有因為狩獵而變少,反而物種方面有很多。)
來義鄉獵人因為共同理念聚在一起,希望透過守護野生動物,達到資源永續、文化傳承、社區和諧目的,成果展在新來義石板屋展出,有興趣的族人朋友不要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