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4
記者
Ciwas Yamai (蔣淮薇) / puljaljuyan(李耀維) 宜蘭南澳

金洋國小尋根未果 耆老另尋古道前往老家

(金洋部落耆老 Haya Wulay (黃蘭香) 泰雅族:
其實我很久以前 我很想有那個時間,回到我們部落看一下,因為我離開那邊都五十幾年了)

回想起離開五十幾年的家鄉,金洋部落耆老Haya記憶依舊鮮明。然而自從民國49年初,政府積極勸導舊金洋部落,移住平地後,直至今日,她再也沒有回過老家。

(金洋部落耆老 Haya Wulay (黃蘭香) 泰雅族:
在那邊幫父母親打米什麼養豬,養雞這樣 我都有經(歷)過,所以我在懷念 我在那個路的地方,我都知道說什麼這個家裡是誰,我應該要跟他們講 ,所以我很懷念這個事情)

舊金洋部落路途遙遠,當年政府為了方便管理,積極勸導舊金洋部落族人移住。雖然當時多數族人並不願意,但政府一再說服並允諾將給予充足土地,幫助族人下山開墾新居,才讓族人往下遷移,沒想到下山後,卻事與願違。

(金洋部落耆老 Toli Yabung (曹永溫) 泰雅族:
我們以為到這邊有地可以耕作,政府叫我們說那邊有很多地,可以給你們做 因為我們那邊 老金洋的地 好幾百公頃,結果我們到這邊 沒有多少)

耆老指出,舊金洋部落當時約有150戶,卻因為政府"集團移住"思維,迫使老金洋族人,四散到現今的英士、澳花跟寒溪等地。不過今年靠著金洋國小尋根之旅,再次砥礪族人,找到返回舊金洋部落的遷徙路線。

(金洋國小教師 Wilang Mawi (韋文豪) 泰雅族:
怎麼到山頂 很多不同的方式都可以到,大家都可以找到舊金洋在哪邊,但是你走這條路有沒有溫度,因為畢竟由這一群人創造出來的古道,它才有溫度 它才有歷史 它才有脈絡)

依照南澳鄉傳統領域調查隊過去勘查經驗,多半透過衛星定位找到舊部落位址,再從稜線中找出最近的可行路徑,然而今年金洋國小尋根之旅,意外受到山崩影響,卻也讓耆老口中,另一條未被清楚記載的"泰雅古道",可作為下次部落尋根時的重要依循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