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記者
Husung Nahaisulan (曾世偉) / uliu (郭亞文) 台北市

台博館新世紀常設展更新 壓軸推出"博物台灣"

三面排灣族祖靈柱,佇立於台灣博物館內,裡頭擺設陶壺與動植物,排灣族藝術家薩古流,透過創始家屋呈現,除了讓當代族人了解家屋文化,也揭開原住民對超然世界信仰的關係,進一步傳遞深遠的文化意涵。

(藝術家 薩古流‧巴瓦瓦隆 排灣族:
在過去還沒有教會,還沒有廟宇的年代,我們跟祖靈聚會的地方,有哪一些,我們部落的過去,已經被遺忘的神聖空間,有哪一些,希望這件作品能提供一點點,參考)

台博館新世紀常設展更新計畫,15號壓軸推出第三部曲博物台灣,分為自然台灣與浮生台灣兩間展廳。透過台博館百年收藏來陳述,從標本、模型、影像及藝術裝置等,介紹台灣歷史文化與環境樣態。

(國立台灣博物館長 洪世佑:
除了傳統博物館,典藏的文物以外,我們也希望靠藝術家,把傳統的元素,運用到藝術創作裡面,可以看到博物館的未來,用現代藝術的呈現,台灣的多元文化,跟台灣生物的多樣性)

歷經七年的籌畫,台博館以各學門特有蒐藏,跟具代表性標本為重心,包括903件博物台灣展品,811件徵集標本與新製模型,來呈現台灣土地上生命互動故事,展現在地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