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號晚上九點二十分左右,員警在台中市和平區東關路二段,大甲溪發電廠前執行臨檢,發現車上三女一男,神色慌張,盤查後發現是失聯的印尼籍移工,供稱是身體不適下山就醫,回程遇上警方。
(來,護照咧 ID卡呢?)
(台中市和平分局谷關派出所所長 王繼生:
其失聯期間以從事農務及打零工為業,本分局109年查獲外籍失聯移工計29人。)
這四名移工,從105年到110年失聯,這段期間打零工為業,以為山上較不易被查覺,但還是難逃追查。但對山上的果農來說,缺工嚴重卻是不爭的事實。
(台中市和平區農會代表 廖昌本:
外勞如果都把我們抓光光,會比現在農民缺水更加嚴重。)
以台中大梨山地區為例,平均每一位農民要面對一點五公頃左右的果園,除了果農本人,一年需要長期固定人力2人左右,目前尚有2500名勞力缺口,一旦查獲僱用非法移工,農民就得面臨15萬元起跳的罰款,希望政府重視缺工嚴重的問題。
(台中市農業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 羅進玉:
我們整個大梨山地區,有六千公頃的耕地,沒有人在收穫的時候,這些農民怎麼辦,這是官逼民反啊。)
農民團體也呼籲政府,台灣的偏遠山區的非法移工,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目前待業的本國勞工中,只有千分之三願意從事農業,到偏遠山區更是經常掛零,希望政府適度開放農業移工,解決山區農業人口老化及缺工嚴重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