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
記者
Husung Nahaisulan (曾世偉) / Uliw (李承遠) 台北市

助無形文化資產復甦 文化部辦藝文振興計畫

傳統藝術是台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但受到疫情影響,藝文產業面臨到營運困難。為了協助文化資產復甦,除了政府既有的紓困補助機制,文化部28號宣布,將辦理傳統藝術類別藝文振興計畫,祭出1億元經費,提供超過110個傳統藝術團體,在國內近千場的巡演機會,減輕營運衝擊。

(文化部長 李永得:
有的是到偏鄉去做表演,有的進入學校去做傳習等等,讓我們的團隊,有更多演出的機會,藉這個機會,可以對年輕一代,這樣的傳習。)

展演活動及地點,會結合各地民俗節慶舉辦,像是8月1號原住民族日,進行為期兩周一系列展覽、表演,部分藝文團隊也將前往偏鄉或校園,進行巡演或藝術教育課程體驗,讓技藝傳授給年輕一代學習,永續發展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藝術工作者 鄭偉宏 排灣族:
今年的5月,可能會先從我們屏東縣開始,去展演,是依我們鼻笛為主傳習這樣,然後讓學校那邊,能夠去更認識我們的,鼻笛文化。)

(文化資產局長 陳濟民:
我想原住民族的表演活動,相當地精采,尤其我們這一次有兩位,人間國寶的藝師的領隊,再加上帶動其他的表演團隊,我相信讓這一次的振興活動,它增加了多元性。)

文化部期盼讓富含各族群文化特色,與內涵的傳統藝術,重回民間,也進一步培育及開拓傳統藝術人口,在後疫情時代展開出嶄新道路,為振興傳統藝術打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