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大聲公喊著口號,高舉"School Strike 4 Climate"的標語,5月21日,澳洲成千上萬名學生集體罷課走上街頭,抗議總理Scott Morrison罔顧氣候變遷威脅,打算投資6億元澳幣,相當於1300億台幣打造新的天然氣發電廠。
(澳學生反天然氣 0033-0059
抗議活動發起者,我們根本不該在這裡,我們應該在學校上課,但顯然地我們再次走上街頭,因為政府就是沒在聽,一次又一次,政府讓我們失望透頂,他們拒絕採取行動,所以我們起身抗爭,為了保護我們的未來。)
(The Pacific Climate Warrior組織成員
這片土地庇護及孕育我的祖先,我的孫子也有權利,生活在同一片土地,這就是我為島國奮鬥的理由。)
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後,澳洲試圖從化石燃料轉型為再生能源出口國,包括開發氫能、碳捕捉等技術,希望在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05年排放量百分之26至28以下。不過,為了挽救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澳洲政府近期宣布要重啟天然氣開發,引發正反兩極評論。
(澳洲總理
風不會永遠吹拂,太陽不會永遠照耀,我們需要天然氣的穩定電力,確保那些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有效,氫燃料電池尚在初期研發階段,天然氣是重要的過渡燃料,能夠在未來20、30年間,支援澳洲能源經濟轉型,所以這是一項重要的投資,減緩我們電價調升的壓力。)
為了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全球面臨減碳壓力,紛紛採取行動試圖減緩地表溫度上升和全球暖化,而原本就陷入極端氣候危機的澳洲,現階段的能源政策更是備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