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更應重視原住民族"長照的需求跟特殊性,日前(25/8)台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等團體發出聲明,認為過去原住民族長期面臨"社會talangan及健康不平等問題,如今面臨原鄉接連失守,如果部落長者染疫身故,將對原住民族社會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呼籲,55歲以上高風險原住民長者,跟相關照服員kmlawa rudan 應列在疫苗優先施打對象中。
因應嚴峻疫情,全國警戒提升三級!原民會從5月16日起,宣布暫停全國15縣市429處文健站到站服務,只保留電話問安;部分縣市可依實際需求,提供送餐服務。但原住民族社會長期面臨社會及健康不平等問題,若部落長者未能在這波疫情,得到妥適照護,恐將置身風險當中。
(台灣原住民族長照聯盟協會理事長 Umin‧Itei(日宏煜) SaySiyat
Bukung qmpringan kmlawa rdrudan seejiq tnpusu Taywang
Umin‧Itei(日宏煜) SaySiyat
假定原住民族地區,長期照顧中斷的這個時候,可能會對長者造成威脅,特別是這些長者如果,沒有適切性照顧的時候,那他不小心生病或染疫身故的時候,會造成我們原住民族社會極大的損失。)
尤其在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路上,部落長者扮演重要領航角色,一旦染疫病逝,將是台灣重大損失。[[CG2IN]]因此原照盟等團體發出聯合聲明,認為應將55歲以上高風險原住民族長者跟相關照服員,列為疫苗優先施打對象[[CG2out]]。同時也應留意,現在停止營業的社區式照護機構,所屬服務員必須轉而登載在居家型照護機構,但有服務員反映,出現「登錄困難」。
(台灣原住民族長照聯盟協會理事長 Umin‧Itei(日宏煜) SaySiyat)
Bukung qmpringan kmlawa rdrudan seejiq tnpusu Taywang
Umin‧Itei(日宏煜) SaySiyat
其實有很多居家式的機構,它在做登錄之後,還要多一筆勞健保,其實不願意登錄我們這些,在原住民地區的服務人員,因為社區型服務都停了,現在又不能登錄,形同就是部落裡面的服務,它可能會中斷。)
因此原照盟等團體呼籲,非常時期,應將「登錄」改為「報備」,才能確保原鄉長者照護服務不中斷[。另外也提醒,現階段文健站因疫情暫停服務期間,應轉型為「部落長者專屬防疫站」,協助部落積極抗疫。
(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 Ciwang Teyra Truku
Dmayaw emptgsa hari ptasan paru qmeepah tlanga 台大
Ciwang Teyra Truku
也許在這個過渡時期,
未來文健站有沒有辦法轉型,成為防疫的重要據點,特別是要增加文健站照服員,對疫情的知能,透過電話去關心這些染疫的,或者是正在隔離,或自主管理的家庭,或許可以減緩一點壓力。)
最後針對近期,不斷有旅外居民返回原鄉,增加部落染疫風險,原照盟等團體呼籲,應暫停跨區、跨部落移動,確保部落居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