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為了在休園期間增加收益,教導員工製作水餃、蔥油餅,而嘉義逐鹿部落,正好碰上逐鹿展演中心施工中,需要搭蓋傳統家屋,因此族人也到工地打零工,多少補貼收入。
架好燈光器材,拿起商品跟螢幕前的觀眾互動,阿里山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為了在休園期間增加收益,不只培養員工直播能力,更轉行賣起水餃、蔥油餅,雖然員工都是直播新手,但這種模式,在疫情期間反而大受好評。
(優遊吧斯員工 浦佩瓔 鄒族:
cucutaku'i'iarʉ 優遊吧斯 浦佩瓔 Cou
很難講話真的,重點又沒有觀眾看更尷尬,因為沒有觀眾跟我們互動,因為我們習慣的模式就是互動,透過互動了解這樣子有沒有,可是在鏡頭前面的話,大家沒有客人我們就沒辦法互動)
(優遊吧斯董事長 鄭虞坪:
kapitanʉ parana 優遊吧斯 鄭虞坪
小時候我父親傳授給我的,這些我家鄉的麵食技巧,大家一起來做看看,沒想到供不應求,那所以現在幾乎我們的同仁,也都是在每天忙著和麵在趕貨中)
同樣是觀光園區的逐鹿社區,疫情衝擊遊客歸零,但正好碰上逐鹿展演中心施工,需要搭建傳統家屋,因此也帶著員工到工地幫忙,多少補貼收入。
(逐鹿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莊莫俄 鄒族:
malialualu 逐鹿miararuma 莊莫俄 Cou
剛好我們文化展演中心,有一個傳統家屋要搭建,我們剛好有這個機會,可以讓我們的員工有一部分的人,尤其是男生 男生絕大部分都已經給他們,建造我們傳統家屋的工作)
三級警戒滿月,觀光活動停擺,業者為生存紛紛祭出奇招,但業者強調這些額外收入,還是很難負擔員工薪資、租金等基本開銷,只期盼疫情解封,再次帶來觀光人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