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8
記者
Miming

太魯閣拓荒者 為部落命名.設立界線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關太魯閣族土地命名tmhangan dxgal有趣的典故法則。早期的太魯閣族人,通常會在宣告土地所有權或在遷徙的新部落命名tmhangan及設定界線標誌payus dxgal,讓家族以及他人辨識,其擁有的土地或新建的部落地名(pthangan alang)。

太魯閣族人在部落命名tmhangan過程中,土地發現者先標示占有權利,再經族人見證muda empkbalay sndhgan alang其土地權;另外在遷徙新的部落時,由先拓荒的持有者有為部落命名tmhangan資格。也就是說,太魯閣族人在遷徙過程中,只要找到可以耕種的土地後,便會以土地先占者落戶的地方來定居,這就是太魯閣族命名pthangan alang的形成法則。現在透過鏡頭一起認識並且緬懷已故skYudaw Dangaw耆老,生前留下珍貴的太魯閣族部落命名pthangan alang文化典故。

(文化工作者 skYudaw Dangaw 太魯閣族
Dmptpatas  
skYudaw Dangaw  Truku

有關部落命名的慣習呢,地名由來都是有根據的,就像是我們秀林鄉的,肯尼布Knlibu是和平部落,肯尼布是包圍敵人的地方,把敵人包圍的地方,所以叫做肯尼布,而Gukul和中部落呢,就是指好像一個固定器,我們煮飯用的鍋子,鍋底不是尖尖的嗎,而旁邊圓圓的那種,就叫固定器,因為那邊的部落景象,很像固定器一樣Gukut,所以和平部落便命名為Gukul,Qnragan和仁部落呢,是因為部落是風口,所以樹枝很多落葉,所以那裡就是風城,是風城中的部落這樣子,像我們住在Huhus的人,我是來自大禮部落的人,我們部落生長很多的Huhus,如果說以10棵樹種來說,Huhus就占6棵這麼多,所以Huhus的部落,因為長滿了Huhus樹木而命名,所以地名就是這樣命名的。
有關彼士岸部落的命名,以前彼士岸部落呢,剛開始來到這裡的拓荒耆老呢,他們來到這裡墾荒的時候,因為當時就有外敵入侵到這裡了,拓荒耆老認為既有外敵入侵此地,所以他們就必須結伴同行才安全,Pbeysan結伴就衍生變成Bsngan,彼士岸部落就是從Pbeysun字根而來,來到這荒地要結伴才安全的意思,一人耕作另一位就擔任安全守護員,從結伴字意而衍生Bsngan部落地名,這就是Pbeysan結伴,必須有人結伴同行才安全,是必須結伴同行才安全,這部落是要結伴的地方 彼士岸部落命名就是這樣,而Skadang 那個部落呢,拓荒耆老開始墾荒時,剛開始開墾的時候,結果挖到一顆臼齒,就是這顆內牙,後來拓荒耆老發現挖到了臼齒,認為這裡怎麼有臼齒出現,所以砂卡礑地名就因而慢慢傳開,砂卡礑部落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每個部落命名,一定有它的典故,地名並不是任意可以命名的,比如說秀林部落,那是長了很多嫩芒草,我們稱它Bsuring,
秀林部落滿山都是芒草,只要稍微開墾或撥弄一番,就會看到嫩的芒草正在成長,非常壯觀美麗,所以秀林部落,直接用嫩芒草命名了,(那這裡為何稱 Skangki?)那是來自閩南語Sey kang key新港西,所以太魯閣族人直接譯成Skangki,當時我們住山上,漢人都住平地,族人聽到漢人,都叫這裡是Sey kang key,所以族人直譯花蓮叫Skangki,其實花蓮Skangki是閩南語。)

 

pthangan alang 為部落命名
pthangan laqi 為孩子命名
tmhangan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