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味的佳餚,靠海的噶瑪蘭人,出海捕魚、採集是傳統生活習慣,一桌好菜總離不開海鮮貝類,有一種美食,始終是族人的最愛,只有夏天才有。
這種張牙舞爪的海洋生物,棲息在海藻豐富的石縫中,被噶瑪蘭人視為最鮮甜的「紫海膽」,牠的美味,源自于它肥厚的「海膽黃」,族人以獨特的料理方式,鮮美的味道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
kenasaw 紫海膽
piRas 海膽黃
(benaRqian ukud (周智惠) kavalan:
(夏天最常採集到什麼)天氣不錯 總是會有收穫的,如海膽,有什麼就拿,(你非常了解這片海域),我很喜歡這裡 自小就在這裡長大,習慣這裡的一切,兒時經常來游泳,我很享受潛水的感覺。)
(paReneman zinRo(葉仁和) kavalan:
(現在採集有海膽黃嗎),還是會有的,我們會觀察 如果有就拿 沒有海膽黃 我們不拿。)
靠海的噶瑪蘭人,懂得在季節變換中尋找屬於獨特美食,而這一美味,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benaRqian ukud(周智惠) kavalan:
這個是九孔 夜光螺 蠑螺 這個叫 戎螺 牛蹄鐘螺 然後花青螺 海膽 這也是海膽 還有香螺 、石鱉、海參、這樣而已。)
讓我們回到夏天的故事,部落一桌好菜總離不開海鮮貝類,有一種美食,只有夏天才有,這種美味的張牙舞爪的海洋生物,棲息在海藻豐富的石縫中,新社部落小湖海域正孕育這一美味。
(paReneman tiyu(林廣生) Amis:
(這是原始的湯加了什麼呢),這個是檸檬、辣椒、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礦泉水 這就是我們的湯,海膽湯 (一般用冷開水嗎)。)
每年的5至7月才會出現的kenasaw「紫海膽」,堅硬帶刺的外殼,處理牠可不容易,但對族人來說卻出奇的簡單,「紫海膽」的美味,源自于於它肥厚的「海膽黃」,族人以獨特sabeneq的料理方式,是最原始的味道,加上檸檬的酸在去腥的同時(以前用秋海棠去腥),激發了海鮮的鮮甜,喝上冰涼的酸湯,清涼又解暑。
(paReneman tiyu(林廣生) Amis:
上菜了!這個sabeneq海膽酸湯,上菜了,老人家你們久等了,哇!我們剛剛抓的哦!
來了歐!哇!辛苦大家了,長輩們。
sabeneq一定要有海膽做涼拌湯 (很適合夏天清涼的酸辣湯),尤其冰涼礦泉水加上辣椒非常好喝(怎麼吃海膽才是最好 只吃海膽黃嗎),這個季節的海膽黃最好吃 。)
(paReneman zinRo(葉仁和) kavalan:
喝這湯覺得非常美味,太好喝,很不錯,用傳統方式料理才是最好。)
耆老深知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用多少取多少,這是噶瑪蘭人與大海的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