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記者
Ciwas Yamai (蔣淮薇) / uliu (郭亞文) 新北三峽

傳統自製獵槍新紀元 獲中央核發許可證

國內傳統自製獵槍有了最新研發!來自花蓮吉安鄉小台東部落頭目陽光福,利用3年時間,研究原住民族傳統自製獵槍的利弊得失,終於找出過往獵槍容易膛炸的解方,也就是將火藥裝填方式,改為撞針擊發系統,並結合專業工業公司所提供的合法折斷式槍枝外殼,更進一步在日前,成功獲得中央核發全國第一把,現代化改良式獵槍許可證,也讓傳統自製獵槍,邁入全新紀元。

(獵人 尤達嘎(劉振雄)  Paiwan
lecoecon ʉ 
做這把槍是要用心,一個一個去用,什麼零件可以用,什麼零件不能用,所以滿危險的,要試啊。)

製造一把狩獵槍枝,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因著國家法令規範下,原住民獵人只能像"全能製造商"一樣,從槍管、槍機到板機,都得動手製作。

(獵人 尤達嘎(劉振雄)  Paiwan
lecoecon ʉ 
(所以這個零件是你買白鐵?)白鐵,(然後自己去磨去挖?)去磨,去挖,(所以這個全部都是你自己去挖的?)對,這個洞也是自己手工挖的,這麼厚,手工挖不好挖。)

獵槍製造上,還得因著狩獵環境變化,選擇合宜的零件,像是經驗老道的獵人,向來會用白鐵取代黑鐵,避免上山後受潮生鏽,但最大致命傷在於,傳統自製獵槍從槍管填充火藥方式,容易摩擦引爆。

(電訪 小台東部落頭目 陽光福 阿美族
tomoku ta hosa
傳統的獵槍它(底火)是從(槍機)旁邊打下去的,然後去引爆這個火藥,這種情形通常會容易有膛炸的現象,因為它沒有保護槍機的位置,它會往後打,所以會很多人打到眼睛,打到他自己的臉孔,都還沒有打獵之前就已經傷到自己了。)

甚至因為多數自製獵槍屬於"拉栓式",一不小心,摩擦、自燃,就可能從開口處,發生膛炸走火意外。如何改善這些問題?花蓮吉安鄉小台東部落頭目陽光福花費3年時間研究,自製喜德釘工業空包彈,並由後方撞針擊發火藥,解決槍管摩擦問題,再來結合專業工業公司提供合法的折斷式槍枝外殼,完成全台第一把現代化改良式的自製獵槍。

(中華民國射擊協會教練 陳同心
lemacohio pono
陽頭目做的折斷系統
他就不需要這麼麻煩
只要將子彈
喜德釘的工業彈簧
往後塞前方塞入彈丸
因為現在還是準後膛槍
那它的撞針完全集中在
這麼小的一個空間裡面。)

(獵人 尤達嘎(劉振雄)  Paiwan
就是因為它(拉栓式自製獵槍)的空間
lecoecon ʉ 
跟現代這支不一樣 它是完全密合的
如果今天這一支喜德釘鋼珠卡彈
那是不是空間爆的機率很大
整個噴都噴到臉
那這支(現代化改良式)不會
它火藥爆了 它是找細密的地方
小小噴出來而已。)

而這把由改良式自製獵槍,已在7月15日,獲得中央核發獵槍許可證,也讓原住民族傳統自製獵槍製程,有機會邁入全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