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pinanam to ladiw a parayray to sowal ato rayray no niyaro'
為了傳續歌謠文化,花蓮拉索埃部落族人自主組成母語歌謠班,成員從10歲到80歲,藉著老幼共學模式,在學習過程中活用母語,期盼能夠透過這次課程讓阿美族母語歌謠傳唱不斷,聲聲不息。
孩子們自信的跟耆老們一同吟唱傳統歌謠,沉醉在美好的旋律中。這裡是光復鄉拉索埃部落歌謠班,為了傳承祖先的歌謠智慧,族人自主形成歌謠班藉由老幼共學模式,活化族語。
(歌謠班成員 徐永漩 阿美族:
minanamay
徐永漩 Amis
(跟阿公阿嬤一起唱歌感覺怎麼樣)很好 很開心)
(歌謠班成員 Ifu (林宇安) 阿美族:
minanamay
Ifu Amis
可以傳承,有時唱錯,有時候沒有(那練會的時候有沒有很開心)有)
(耆老 Acam Elid (曾春蘭) 阿美族:
mato'asay
Acam Elid Amis
現在的孩子們都是說華語,語言教育也是華語,但是我們老人家都很生疏,非常心痛語言的流失,期望他們要了解我們的語言,不斷地傳給下一代,才不會沒有原住民的聲音,真的很開心看到這些孩子的表現)
拉索埃文產協會理事長張廖騰輝表示,本次歌謠班共安排5首日常歌謠及古調的學習,吸引將近30位族人一同參與,最小的成員只有10歲,教學過程中也意外拉近跨世代的互動距離及族群認同。
(語推人員 Piyaw Pongal (梁美華) 阿美族:
palofasaray to sowal a singsi
Piyaw Pongal Amis
剛開始學歌的第一天,他們會拒絕學習 會排斥,第二天 第三天,就琅琅上口有些概念了,第四天 第五天,他們就牢記在腦海了,從我們的角度看來,見證了文化傳承的火種新生)
(花蓮縣光復鄉長 林清水:
kociyo
林清水
歌舞是對我們心中的信仰,最虔誠的表現,用母語來唱母語歌真的很不容易,把這個感覺 感情也好,傳給下一代真的很值得鼓勵)
在過去,原住民族都是藉由歌謠的媒介來傳承歷史與情緒表達,因此為了避免瀕危語言走入黃昏,目前各部落也開始積極想方設法,延續文化命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