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潮州

狩獵自主護山林 來義鄉''狩與守''展成果

pakusiukay ta dremingay atua driningay i Laigigu

屏東來義鄉的傳統狩獵文化協會,可以說是全國最早、以鄉為單位立案的狩獵自主管理組織,同時也在屏科大森林系的輔導、跟屏東林管處的支持之下成立的資源所,力拚守護山林跟野生動物,而執行後所積累的成績,先前也舉辦了 成果展。

pulingaw(靈媒)以傳統祭祀,為狩與守-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成果展祈福,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從109年起,在屏科大團隊輔導下,把來義鄉內5條獵人傳統狩獵區域路線,進行資源盤點跟動植物監測,架設人工巢箱跟水盆,吸引飛鼠重返山林。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 羅名宏 排灣族:
liziciu
羅名宏  Paiwan
在我們來義鄉境內有5條(巡守)路線,我們來做棲地保育,還有動植物的監測,以及守護山林的工作,這5條路線我們也很高興,其中我們在南和(路線),也發現了飛鼠入住巢箱的影片,那我們也記錄了鳥類,還有動物的物種)

成果展把巡守員在山林中簡易工寮,跟基本裝備真實呈現,吸引野生動物重返山林的巢箱跟水盆,也展示其中,讓人身歷其境,再透過文字敘述,讓到訪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的民眾,認識原民狩獵文化與山林守護。

(林務局屏東林管處長 楊瑞芬:
vuluvulung i linbukiuku
楊瑞芬
用科學加上傳統文化的結合,未來還有可能去發展出,不同的可能性,包括生態遊程等等的部分,我想這一部分,都是我們策展主要目的,一方面呈現讓他們知道,自己有成就感,二方面外來的遊客可以了解,整個在地文化,跟守護山林的一個成果)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表示,排灣族重視社會階級跟倫理,每個部落都有獨特的狩獵組跟與文化,獵人過去是部落安全、文化與山林的守護者,現在成為山林巡守者跟傳統祭祀獵物分享兼具的多元角色,可見狩獵文化跟保育是可以並存,而生態科學研究配合原民傳統自然管理知識的成果展,將展到明年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