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真相調查報告中"法律"的爭點,其實也包含原住民保留地的開發管理辦法。在調查報告的結論中就有提到,原保地的管理制度,至今仍與原住民族傳統慣習有所衝突。而當時原民會則回應,將透過提升"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的法律位階,規劃土地完整的法治制度。而這也備受原民立委期待,就看這次的真相調查報告,是否能刺激原民會踏出原住民族土地管理制度調整的第一步。
亞泥真相調查報告一出,將原住民族土地使用的傳統慣習,與現代土地管理制度產生的衝突,也一併搬上檯面。報告結論中就指出,[[CG1/實 IN]] 時至今日原住民保留地制度,仍無法保障族人土地權利,管理機關也應重新思考建構相關機制。而國家也並非唯一的法律制定者,落實法律多元主義才是邁向去殖民觀點,更是原住民正義的展現。而這些結論,也讓原民會有所反應。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原住民族保留地的,原來是一個法規命令的位階,保留地管理辦法,正在研擬提升為法律 )
將原保地開發管理的辦法,拉高為"原保地管理利用條例",強化原保地保障。其實這項議題在立法院早已呼籲多時,立委伍麗華認為,法律位階提升,除了能遏止原保地借名買賣、萬年租約的亂像,更能從中討論如何建構具有原住民土地使用觀點的法律。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我們也很希望,在這次的原開條例裡面,能夠去納入一個空間,就是像蘭嶼這樣子,能不能保留它對土地自治的作法,我相信這個對於我們未來,整個原住民族對於土地,這樣的一個傳承,它其實是相當有意義 )
立委廖國棟更樂見調查報告,刺激原民會正視原保地管理問題。因為當初廖國棟就在提案版本中,將"原住民土地法庭"列入其中,希望從原民角度裁判土地爭議。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 (廖國棟) 阿美族 :
只要相關原住民的土地議題爭議,抱歉,我們到原住民的土地法庭來爭論,所以我們在那樣的一個環境的時候,你才能夠真的利於一個平等的地位,來跟不管是政府單位也好或者是,林務局 國產署這些單位機關,來平行地來談 )
過去學者也曾建議,在提升法律位階的同時,土地管理應納入原住民族文化集體權精神,而這也正與調查報告的結論相呼應。而原開辦法是否真能藉由真相調查報告釋出,能有所轉變?各界都在期待原民會的下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