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記者

串連不同部落青年 讓藝術循文化的路走入生活

Mingkaskun a mainduduazan sinasia palihumisan a inihumisan

新聞首先一起來認識在屏東,%%有一群青年藝術家,他們來自不同部落、不同族群。其中帶頭的是一位排灣族青年,得陸.鳩浙恩澇,他從舞蹈出發,開始創作,近年來開始參加藝術策展,也曾入選2020Pulima藝術節,其中的作品「它們看上去不夠老」,整個藝術策展的概念就是在談傳統跟創新,從部落青年的經驗,詮釋了排灣族的文化精神,在傳統中尋找新的可能。得陸不停反思自己和部落的關係,也不停提問當代排灣族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對於他來說,文化就是一股活水泉源,必須不停流動,沖刷著自己的思維,在變動中尋求定位,同時也必須面對長輩們的眼光,透過實際田野調查、藝術創作踏著文化的道路。此外,他們這群青年在屏東市區成立了店面,裡面的產品都是和在地藝術家合作,並且不定期舉辦座談、演出,逐漸成為一股力量,走出了自己的一條道路。

這些年有許多原住民青年離開部落,在外頭的世界打拚,然而,他們的心還是向著自己的文化。

一位排灣族青年,得陸.鳩浙恩澇,入選2020Pulima藝術節,其中的作品「它們看上去不夠老」,從部落青年的經驗,詮釋了排灣族的文化精神。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我覺得我們比較像是一個青年聚集的地方,它不算是一個團隊,我為什麼會這樣子說,我覺得,那個團隊對我們來說壓力很大,我們寧可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聊天聚會的地方,然後一起做事的地方。)

得陸串連了不同部落的青年,希望可以帶動新一代的藝術生活。讓藝術走入生活。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我們也邀請不同部落的青年,這些青年都有在自己的部落裡面有自己的正職工作,然後他也會希望透過他的工作啊,還有生活環境去做一些,像是藝術創作部分)

得陸的創意以外,還有一個時時刻刻盯著進度,忙裡忙外的幕後功臣。


(鳩浙恩澇工作室製作人 李奕萱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李奕萱
大家也會很好奇說為什麼我從一進入業界,然後開始合作的對象大部分都是原住民,第一個是我喜歡這個文化之外,第二個是我覺得跟這群人工作,跟其他團隊合作不同的是有一種歡樂感,就是我們的生活啊,跟我們的工作某種程度連結在一起的,你會覺得跟他們工作很舒服,但我們彼此間找到一個很幽默的默契,它讓我工作上會覺得心情會比較愉快,不會這麼緊繃)

即使她不是原住民,其他的夥伴早就把她當成一家人看待。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它們看上去不夠老」是我們在田野調查的時候,就是跟了一個老人家聊天,然後他那時候,我們要去做勇士舞的田調,然後我們一直想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唱一些像是過去的,出草的啊,或是狩獵的,那個歌詞是比較正經的,但是老人家就說,如果你今天學習了這些,你唱了這些,你勢必要還給部落,後來我們就跟他們去做調整,歌詞裡面的調整。)

「它們看上去不夠老」是2020Pulima的藝術策展,這個作品在探討傳統與創新,這樣的命題也在部落裡帶來不少的話題。

(音樂設計 林克偉 排灣族
Ka'a'unis isling tu bunun 林克偉 Paiwan
我會質疑啦,你可以挑戰這個禁忌嗎?)

在一次的田野調查中,部落的長輩將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看法分享給得陸,並且成為得陸生命中重要的課題。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應該要用你們當下的生活去創造你們的傳統跟現在的文化,而不是一直一昧的追尋他們的文化,因為那些東西都是當下他們創造出來的,然後累積,隨著時間這樣演進。這個作品「它們看上去不夠老」也是在提醒我們青年就是能夠用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傳統,而不是一直覺得說那些老一輩的東西,那些舊有的就是傳統。)

(音樂設計 林克偉 排灣族
Ka'a'unis isling tu bunun 林克偉 Paiwan
他有很多讓我覺得滿前面的想法,就是在文化的認知上,或許我現在還是國小吧,就是6年級的那一種,可是我覺得他都會知道老人家背後的用意。)

得陸對於部落文化的看見也漸漸被眾人了解了。

(音樂設計 林克偉 排灣族
Ka'a'unis isling tu bunun 林克偉 Paiwan
我就覺得要有曲線,要有一個讓人家明白的故事,但有時候他是一個動作然後,或是一個想法後面我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子,可是當下我不會知道。)

一個藝術作品的誕生,需要有創作者自己的觀點,並且用某種特定的形式呈現,這群青年不定期的聚會,從聊天中才發現大家其實都有共通點。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這些青年聚在一起的時候,我有問過他們一件事就是你在部落裡面,你覺得你最思念的,你最想念的是什麼事情?很多人都會講說長輩,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就是,長輩一直在家裡面,他其實就是我們很重要的寶藏。)

長輩就像是一座寶山,有許多的故事可以挖寶,只要用心去聆聽,一定可以獲得。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我們就在這邊,有的時候你只要帶個飲料,我們坐著好好聊聊天,他就會分享他以前的生活,還有以前就有的東西,已經消失不見的東西,我就是從這個觀點,還有這些,會覺得說,那些東西慢慢在消逝的時候,好像不是只有我的責任,我覺得青年好像他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就是聊天的方式得到更多的知識跟智慧,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呈現,也可以算是一個紀錄的過程。)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我們今年藝術季的主題是「qinaljan.靠近默默無聞的地方」,qinaljan的意思是部落,為什麼會訂這個主題也是我們在做前4年的藝術節,藝術季活動,也跟不同部落的長輩們還有一些青年聊過天,他們也希望這樣子的藝術季模式能夠帶到他們的部落裡,也能夠讓更多人去認識他們的部落。)

這個空間就是一個夢想基地,也正是有這群人,部落和外界開始產生了對話。

(鳩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透過這些人的創作,我們去線上啊,或者像是實體的策展,實體的演出,邀請他們到這個地方來,因為看到他的人還有他的作品,就會慢慢進而想要去認識他背後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今年就是以這些人為主要的故事的生活觀察。)

(鳩浙恩澇工作室製作人 李奕萱
Liskadaas kuzkuzaun tu bunun 李奕萱
我們今年是跟15位的青年,我們稱他們做生活觀察家,我們跟他們合作,其實我跟這15位青年和得陸我們彼此的關係都是平等的,其實也比較不會像是我們就是他們的老闆,或是我們是他們的長官,而是我們所有的東西,某種程度都是一起討論,發想出來的。)

(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拉到市區裡來會發現就是透過我們這樣子的呈現,會有很多不同族群的人會想要跟我們交流,他們也會覺得說我們好像有些地方有共通性的,那些共通性是不是因為在某個時間下,然後去模仿或學習的,或者是他們本身在過去的交流習慣本來就是一個常態,會更多人關注啦。)

得陸平常的工作是國小的民族教育老師,不只是學習技藝,更重要的讓學生可以認識自己,培養自己的觀點。

(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我其實在教學生藝術與人文的部分,還有民族教育的部分,我也是給學生很多的空間還有想像。)

(音樂設計 林克偉 排灣族
Ka'a'unis isling tu bunun 林克偉 Paiwan
得陸,他是懂他的文化,那我是不懂的那一方。彎腰的姿態去學習以前老人家,長輩啊,他們學的東西,然後我們做2個字叫傳承。)

身教重於言教,學生透過學習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來認識排灣族文化,得陸對於傳統與創新有自己的獨特想法。

(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因為那些傳統跟比較創新性的東西,本來就是並行在持續前進的,而不是說那些東西就是有對立面。)

(音樂設計 林克偉 排灣族
Ka'a'unis isling tu bunun 林克偉 Paiwan
已經凌駕於金錢了,當然啦,還是要面對到現實,那是後續的事情嘛,因為一開始不都是後面才會有經費的嘛,都是這樣子,可是前面啦,前期,前期的話還是很多人會願意參與到他的計畫裡面。)

(浙恩澇工作室負責人 得陸 鳩浙恩澇 排灣族
Taini'unis kuzkuzaan tu bunun 得陸 鳩浙恩澇 Paiwan
我覺得我還滿幸運就是這些青年他們很願意,就是能夠用不擅長的東西去表現自己。)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這群人一起接力說著自己的故事,這股力量不停壯大,他們故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