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邊境可以解封?面對逐漸趨緩的疫情,這是許多國人心中的吶喊。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6)就鬆口,表示這樣觀察到17號,才有可能有下一步進展。而陳時中也說,台灣的疫情況狀與各國不同,開放國門需要縝密的配套方式,但也期許台灣能從這樣的逆境中,把事情做到最好。
國內16號新增3例本土COVID-19本土確診案例,在疫情逐漸平穩的狀況下,陳時中將現在的防疫策略定義為"類清零"。但眼看疫情逐漸趨緩,邊境檢疫天數,也放寬到10天。大家也在好奇,究竟國內何時解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我們現在要觀察重要,是要3月17號,我們的10天檢疫10天隔離,之後發生的一些情況,我們因應的一個即時的情況,才會做後續的考量,很重要的一個依據 )
一切都要等到17號觀察的情況,再做出決定。但陳時中也表示,目前國際趨勢可以看到,邊境管制越鬆,疫情相對嚴重。但在台灣,反而是境外移入的病例,高於國內數量,後續恐怕還要找出最適合台灣的解封配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再過來這半年大家可以看到,疫情越嚴重,染疫率達到一定程度的國家,都會把國門打開來,那我們是不想落後太多,但怎麼樣在這樣的一個逆境裡面,能夠把這個事情做好 )
台灣的解封之路要怎麼走?陳時中坦言,一旦開放國門疫情勢必再起,而控制在國內可以承擔的範圍,個人的自主應變就很重要。像是個案染疫了,如何通報?該採取什麼樣的步驟?都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防止疫情嚴重擴散。陳時中表示,當每位國人都具備這樣的能力,解封之路就有望加快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