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記者
Rowbaw Seyhu(温庭萱) / puljaljuyan(李耀維) 台中和平

首屆原民電影學院 學員聚環山部落互交流


透過電影學院,培力原住民族的人才,未來也期盼有更多人、能把自己的族群故事跟文化,用影像化詮釋出來。第一屆的原住民族電影學院、終於是在台中和平的環山部落開課。

mǎ liang liang唱著馬卡道族的打獵兒歌,為第一屆原住民族電影學院開幕式表演,他也是這次唯一一個平埔族群的學員,這次來到這裡學習用影像說話。

(學員 mǎ liang liang (柯學吏) 馬卡道族:
馬卡道族或是其他的,平埔族(群)的原住民,也可以用影像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故事)

這次共有19位學員參加,來自不同群族與領域,還有另一位學員Yoku,是族語創作女歌手,這次打破自我框架,來學習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方式說故事。

(學員 Yoku Walis 賽德克族:
真的拍出一個我想要拍出的一個,我想要講的故事,然後讓這些人被看見,然後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族語創作)

原住民族電影學院負責人也是想要透過同樣文化背景及價值觀,一起透過影片創作來詮釋自己的文化與故事。

(原住民族電影學院負責人 Sayun Simung 泰雅族:
回歸到我們的土地,回歸到我們原來的地方,認識自己或是追尋自己的,那個自我價值,或是探索自己的自我認同,這是一輩子的事情,那如果說我們電影學院辦在部落,不是很好嗎)

在海拔一千六百公尺高的台中和平區環山部落舉辦,也是Sayun負責人的家鄉,特別有意義,也讓學員更貼近在地部落,而兩個禮拜的課程著重實務的專業技能學習與應用,從分鏡、影像拍攝到表演都有專業老師,第一堂課則是由編劇老師來分享。

(講師 謝惠菁 :
他們很多想要講的故事,可是他們不知道要怎麼樣用影像去表達出來,所以我們就希望說,透過這種鼓勵的方式,然後引導他們就是慢慢的,讓他們學會怎麼樣用他們的故事,然後用影像化呈現出來)

(講師 王子杰 :
他們的故事大綱很天馬行空,科幻的有 玄幻的有,講故鄉的有 講親情也有,都滿有趣的,其實可以寫得很好)

透過這次的電影學院,培力原住民族人才,未來期盼有更多人能將自己的族群故事及文化,用影像化詮釋出來。